作为一个35岁就患上了高血压,现在又有四高的慢性病患者。阜外医院的专家告诉我,要想多活几年,要尽量吃新鲜的食材,少在外面下馆子。因为外面很多馆子用的是预制食品,放了很多添加剂,长期吃会对慢性病人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
西贝后厨曝光后,媒体发现他们用食材都是放了添加剂的冷冻食品。
预制食品中的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以及提升口感。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其中规定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只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合理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 预制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
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质期。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肝肾造成一定的损害。
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防止油脂氧化,延缓食品酸败。过度摄入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着色剂:焦糖色、柠檬黄,赋予或改善食品的色泽,使其更诱人。部分着色剂如柠檬黄可能对儿童行为有潜在影响。
增味剂:谷氨酸钠(味精),增强或改善食品的风味,使口感更鲜美。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味觉灵敏度下降,增加盐、糖等调味品的摄入量。
稳定剂:柠檬酸钠,保持食品的黏度、乳化性和稳定性,改善口感。部分稳定剂可能影响人体消化吸收。
保水剂:三聚磷酸钠,使蛋白质能吸附和锁住更多水分。常应用在火腿、香肠、烤肉、鱼丸、冷冻虾仁、方便面中。长期食用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蓬松剂:生物蓬松剂酵母,化学蓬松剂有碳酸钠(小苏打)、泡打粉、碳酸氢铵,通过产生气体,在面团或面糊中形成无数细小的气泡,是烘焙和油炸食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成分。一般很安全。但传统泡打粉硫酸铝钾(明矾),虽然效果很好,但长期过量摄入铝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亚硝酸盐:亚硝酸钠,在加工肉制品中护色(保持肉色鲜红)和防腐。毒性较强,超量使用易导致中毒;在体内可能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餐饮服务单位明令禁止使用。
⚠️危害的主要来源
危害通常来自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或者使用非食用物质(如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级,亚硝酸盐)。
-长期过量的影响:即便是个别添加剂在标准内安全,但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多种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
-营养失衡: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的流失,且其食材搭配可能较为单一,膳食纤维摄入容易不足。同时,为了口感,预制菜往往钠含量较高(部分菜品钠含量甚至可达每日推荐量的50%以上),长期食用会增加高血压等健康风险。
-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一些研究认为,超加工食品中的乳化剂、人工甜味剂等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引发慢性炎症。
-增加慢性病风险:长期饮食中超加工食品比例过高,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相关。例如,有研究表明摄入较多超加工食品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 需要谨慎食用含添加剂食品的人群
以下人群在选择预制食品或任何加工食品时需要格外留意:
1. 婴幼儿和儿童:他们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更高。应尽量选择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并避免给予过多含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剂的零食。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此阶段身体代谢发生变化,为保护胎儿和婴儿健康,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学物质摄入。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为主。
3. 过敏体质和特定疾病人群:
对某些添加剂(如苯甲酸钠、某些色素)已知过敏的人应避免摄入。
哮喘患者:部分亚硫酸盐类防腐剂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
高血压、心脏病、肾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而预制菜通常含钠较高,需非常谨慎选择或避免。
肝肾功能不全者:由于身体代谢和排出有害物质的能力下降,应减轻肝脏和肾脏负担,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含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4.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力减弱,且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依赖加工食品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并加重疾病风险。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摄入较多超加工食品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 如何更安心地选择预制食品
-学会看配料表:配料越短越好,添加剂种类越少越好。选择配料表更简短、添加剂种类少的产品。
-关注营养成分表:特别注意 “钠”的含量,选择钠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较低的产品。
-认准SC标志:确保产品由正规厂家生产,包装上是否有 “SC”标志(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优选大品牌和可靠渠道:知名品牌在质量控制上通常更严格。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避免“三无产品”。
-合理搭配,均衡膳食:预制菜可以作为应急或便捷之选,但不宜长期作为主食。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食用,以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降低整体风险。
可喜的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其中明确提出禁止添加防腐剂,并要求餐饮门店必须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如果真的能落地,以后消费者出去吃饭也能吃个明白。想吃新鲜现做的,就多花钱。是预制和半预制的菜,就别包装成自己是新鲜健康的食品卖高价。
本文发布于2025年09月16日21:16,已经过了46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sancan/4665.html
-
用真诚消解人们对预制菜的疑虑
酸菜鱼、毛血旺、土豆牛腩……一些工序繁琐的美味佳肴,餐饮店能在极短时间端到食客面前。究竟是现炒现制,还是预制菜?消费者有疑虑,而一些商家却总是讳莫如深。近日,有企业给出了正面回应。快餐品牌老乡鸡在网络上发布公开信,就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公开回应,表示现做菜占七成以上,还公布了餐厅供应商明细、追溯档案、菜品制作流程等信息。此举不但没有引...
2024/05/28
-
国庆中秋将至,当餐健康饮食锦囊请收好
金秋送爽,即将迎来国庆与中秋相连的8天超长假期。无论是家庭团聚、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行,美食总是节日的主角。然而,大快朵颐之后,体重悄悄上涨、血糖血压波动、肠胃提出“抗议”等情况可能纷纷“找上门”。 健康人群:享受美食,贵在“平衡”与“适度”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来...
2025/09/29
-
糖尿病及超重患者低糖饮食指南
为帮助辖区内糖尿病患者及体重超重人群科学控制血糖、管理体重,餐饮食材网结合低糖食物特点与健康饮食原则,建议各位食客制定以下一日健康指导指南,助力大家通过合理饮食改善健康状况。 低糖饮食的核心原则 控量优先:无论是主食、水果还是肉类,均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血糖波动或热量超标。 粗细搭配:用糙米、燕麦、玉米等粗粮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延缓血...
2025/08/13
-
夏天多喝汤,多种食材搭配煮一锅,鲜爽不油腻、上桌一次就吃个精光,三天两头就得做一次
夏天要多喝汤,最近关于汤的做法不太多,都是比较清爽鲜美不油腻的口味,比较适合炎热的夏季多喝。比如冬瓜鱼丸鸡蛋汤、黄瓜滑肉蛋皮汤,还有一道猪肚丝酸辣汤的做法,以上做法都有分享过,感兴趣的可以挑选试一试。今天继续来分享一道清爽不油腻的鲜汤做法,食材比较丰富,最主要的就是“牛肉丸”了,这个牛肉丸是潮汕风味的,煮熟后口感是“脆嫩鲜...
2025/06/22
-
健康要加油 饮食要减油
餐饮食材网广泛倡导饮食减油理念,传播减油核心信息。在9月全月同步开展“三减三健”综合宣传,同时积极倡导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坚持“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减控“盐油糖”,为健康加分 盐、油、糖,这3样日常饮食中最离不开的调料,却是威胁我们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最...
2025/07/15
-
高血糖严选食材,你吃对了吗?这些饮食技巧帮你稳住血糖!
高血糖管理不仅依赖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饮食同样至关重要。餐饮食材网认为正确选择食物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为高血糖人群精心挑选的饮食注意事项: 优选低GI(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糙米、燕麦)、豆类和大部分蔬菜,它们能缓慢释放糖分,避免血糖骤升。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稳定餐后血糖。推荐...
2025/06/27

当餐网 






粤公网安备 51019002001391号 


当餐网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