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餐饮食品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餐饮供应链:餐饮食品
食客: (4979)
食材: (7)
1
当餐网:在江南的晨雾中,青石巷里的糕点铺总飘着若有若无的米香。老匠人手持木模,将掺了红曲粉的粳米糯米粉填入形似元宝的凹槽,再填入绵密的豆沙馅,最后以竹片刮平表面,放入蒸笼。二十分钟后,热气氤氲中,一块块色泽淡红、松软香糯的定胜糕便诞生了。这枚承载着“必定胜利”吉祥寓意的传统糕点,不仅是江浙地区的美食代表,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活态遗产...

在江南的晨雾中,青石巷里的糕点铺总飘着若有若无的米香。老匠人手持木模,将掺了红曲粉的粳米糯米粉填入形似元宝的凹槽,再填入绵密的豆沙馅,最后以竹片刮平表面,放入蒸笼。二十分钟后,热气氤氲中,一块块色泽淡红、松软香糯的定胜糕便诞生了。这枚承载着“必定胜利”吉祥寓意的传统糕点,不仅是江浙地区的美食代表,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活态遗产。从南宋战场到现代茶桌,从科举考场到非遗名录,定胜糕以独特的形态与味道,书写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奇。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历史溯源:从战场军粮到文化符号

(一)南宋烽火中的诞生

定胜糕的起源与南宋抗金史紧密相连。据《梦粱录》记载,建炎三年(1129年),韩世忠率军驻守镇江,百姓为鼓舞士气,特制米糕馈赠将士。糕体以粳米、糯米混合红曲粉蒸制,表面印刻“定胜”二字,既寓意“必定胜利”,又暗合军事术语“定榫”(木工术语,指稳固结构)。这种糕点随军流传至临安(今杭州),成为南宋都城最具代表性的“战地美食”。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与岳飞相关。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家军北伐前,杭州百姓沿途赠送定胜糕,糕中暗藏“精忠报国”字样的纸条。清代《寒夜丛谈》引述民间传说:“岳武穆出师,百姓制糕以饷,刻‘定胜’于上,取必克之兆。”这一记载虽无确切史料佐证,却深刻反映了定胜糕在民间记忆中的家国情怀。

(二)明代科举的祝福载体

至明代,定胜糕与科举文化深度融合。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无锡地区亲友为参加“大试”(乡试、会试、殿试)的考生赠送毛笔、定胜糕和米粽,祝其“笔定糕粽”(必定高中)。这一习俗在《宛署杂记》中亦有印证:明代乡试后,官府设宴款待考官,宴席上必有“定胜插花五枝”,象征金榜题名。定胜糕由此从战场符号转变为文运象征,成为学子赴考时的“心理铠甲”。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三)名称演变的学术争议

关于“定胜糕”名称的由来,学界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1. “锭榫”音讹说:明代建筑中常用“银锭榫”连接石板,其形似元宝。因方言中“榫”“胜”同音,糕点仿其形而称“定榫糕”,后演变为“定胜糕”。此说见于《中国名点》《湖州市志》等文献,但缺乏宋代直接证据。

  2. 吉祥寓意说:白维国在《金瓶梅风俗谭》中提出,“定胜”乃宋代人丢失汴京后创造的吉祥名目,寓意“必定胜利”。此说与南宋抗金背景契合,但需更多文献支撑。

尽管名称起源存疑,但定胜糕的吉祥属性已深入人心。清代《古禾杂识》记载,嘉兴地区建房上梁时,工匠会抛撒定胜糕,主家接住则寓“定能胜天”,这种习俗至今仍在江南部分地区流传。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三)地域文化中的分化

定胜糕在传播过程中形成鲜明地域特色:

  • 杭州版:以河坊街“蒋顺发”老字号为代表,采用梨木模具刻制“定胜”“状元”等字样,糕体松软,豆沙馅绵密。

  • 苏州版:融入玫瑰香料,形成独特的花香回味,模具造型多取半桃、牵牛等吉祥图案。

  • 乌镇版:以荷花形陶罐蒸制,兼具米香与荷叶清香,2024年入选“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工艺密码:自然馈赠与人工技艺的完美平衡

(一)原料选择的生态智慧

定胜糕的核心原料为粳米、糯米与红曲粉,三者比例直接影响口感:

  • 粳米:选用太湖流域培育的晚粳米,直链淀粉含量18%-20%,蒸煮后软糯而不黏牙。

  • 糯米:添加比例控制在30%-40%,提供黏性,使糕体成型稳定。

  • 红曲粉:以红曲霉发酵大米制成,不仅赋予糕点淡红色泽,更含有莫纳可林K等成分,具有降血脂功效。

此外,豆沙馅料需选用颗粒饱满的赤豆,经浸泡、蒸煮、炒制三道工序,糖与豆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5,确保甜度适中、口感绵密。

地方特色美食之定胜糕

(二)制作流程的匠心独运

传统定胜糕制作遵循“七分料、三分工”的原则,具体步骤如下:

  1. 制粉:将粳米、糯米按比例混合,清水浸泡4小时后沥干,用石磨磨成细粉(过80目筛),确保无颗粒感。

  2. 调粉:加入红曲粉、白糖,边搅拌边淋入温水,至“手握成团、轻触即散”状态,静置1小时让糖分充分渗透。

  3. 成型:将粉料填入梨木模具(刻有“定胜”或吉祥纹样),中间放入豆沙馅,再覆一层粉料,用竹片刮平表面。

  4. 蒸制:旺火沸水蒸15-20分钟,糕体膨胀至模具九分满即可出锅。现代工艺改进中,部分作坊采用蒸汽发生器,使温度精准控制在100℃,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塌陷。

(三)科学解析的风味密码

现代检测技术揭示了定胜糕的风味奥秘:

  • 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出3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2-乙酰基吡咯(焦香)、苯乙醇(花香)、麦芽酚(甜香)为主要呈味物质。

  • 质地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定胜糕的米粒结构呈蜂窝状,气孔直径20-50μm,这种结构使糕体既松软又富有弹性。

  • 营养价值:每100克定胜糕含蛋白质7.5克、膳食纤维1.2克、铁2.1毫克,其低脂肪(1.5克/100克)、高碳水化合物(78克/100克)的特点,符合江南地区“春食甘”的养生理念。

定胜糕:独特风味与口感

定胜糕是江浙地区传承千年的传统名点,以“松软清香、甜糯适口”的独特风味闻名。其糕体以粳米与糯米粉按黄金比例混合,既保留粳米的爽滑,又融入糯米的绵密,形成软糯中带嚼劲的奇妙口感。制作时加入天然红曲粉调色,糕体呈淡雅的绯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内馅多选用细腻豆沙,甜度温和不腻,部分地区还会添加桂花、玫瑰等香料,赋予层次分明的花香回味。

蒸制工艺讲究,需用特制模具定型,短时高温锁住米香,出锅后热气袅袅,外层米粉入口即化,内馅绵密温润。定胜糕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承载文化寓意——南宋时百姓为岳家军特制印有“定胜”字样的糕点以鼓舞士气,后成为科举、婚嫁、乔迁等喜庆场合的必备点心,寓意“必定胜利”“生活安定”。如今,这款传统糕点通过创新融入榴莲、蛋黄肉松等新式口味,延续着江南人对甜蜜生活的精致追求。

文化象征:从市井烟火到世界餐桌的味觉革命

(一)节日符号的情感载体

在江南,定胜糕是重大节日的必备食品:

  • 春节:家庭制作定胜糕祭祀祖先,糕点上的“福”“寿”字样寄托对新年的期许。

  • 端午:与粽子、雄黄酒并列,成为驱邪祈福的“三宝”。

  • 婚庆:新娘进门时,由喜娘端上定胜糕,寓意“定能胜过一切困难”。

  • 建房:上梁仪式中,工匠将定胜糕从屋顶抛下,主家接住则象征“家宅安定”。

(二)军事记忆的味觉转译

在湖州南浔,定胜糕至今保留着"三蒸三晾"的古法:首蒸定型、二蒸入味、三蒸增香,对应古代行军时的"急行军-扎营-休整"节奏。这种制作方式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基地每年接待军事主题研学团队超2万人次。

(三)科举文化的现代投射

高考期间,杭州知味观推出的"状元定胜糕"日销超5万份。糕体采用分层设计:底层绿豆沙清热降火,中层核桃碎健脑益智,表层芝麻寓意"芝麻开花"。这种结构暗合中医"春养肝、夏养心"的养生理念,使传统糕点焕发科学光彩。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优选,您身边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伙伴。当餐为餐厅、酒店、茶饮、团餐、食堂等各类餐饮企业,提供涵盖蔬菜禽肉、米面粮油、调味料、饮料饮品及简餐原料等全品类食品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依托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当餐食材品质与配送时效,让餐饮采购更省心,经营更高效。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shipin/6353.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