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泰,传统烤馍“核桃结子”和“千层饼”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特色美食,无论时代怎样变化,那份指尖上的艺术、舌尖上的美食、心尖上的情结永远不会变,始终寄托着人们的乡土情怀,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习俗和美好愿景。
一大早,草窝滩镇清泉村的李青玲和苏万水就开始忙活了,她们今天准备发一盆面烤馍。细心地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苏万水拿出了特制的“糟子”。苏万水告诉记者,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她们就用往年的旧糟子做引子,一次性做够一年用的新糟子。
原先我们是寺滩人,寺滩种这个谷子,碾成米,然后再到压面机上压成米面,把面搅上起了(发酵好),把这个米面全部混在里面,大概就是两斤多水搅起来能和三斤米面,活成稠稠的糊状,团成圆形,就放下让自然风干。
清泉村现有213户890人,五十多年前从寺滩乡老虎沟搬迁到这里,妇女们心灵手巧,个个都是土窑烤馍能手。土窑烤馍的制作有一整套传统的技艺,主要为做糟子、发面、和面、饧馍和烤制五个步骤,聪慧的她们总能从日常的劳作中总结出实用的经验。
做馍馍的时候,(把糟子)用凉水泡好,泡得软软的,再把这个凉水倒掉,把酵面的原来的酸味、酵面味就倒掉了,倒掉就成了纯正的糟子味道。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酵母也泡得酥酥软软,李青玲将泡酵头的冷水倒掉,再用40度左右的水和少量的面粉,搅成糊状,放在热的地方等待发酵,直至糟面发酵得松软多泡,酵头子就算做成了。接下来就是和面的工序了,和面是最能考验巧妇“耐性”的技艺。用面粉现和一块面团,与酵头子和在一起,和均匀后放在温度适合的地方发酵,大约两小时可以发酵,发酵后继续加入面团和匀再发酵,到和第二次面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晚上十一点多,还得再和一次面,如此反复,根据需要计划做多少个烤馍就发多少面。第二天早上八点,一大盆面已经发酵好了。
面已经发好了,我们就把里面的配料准备上,有鸡蛋、适量的清油、黄奶油、香豆子、白糖还有花椒水,放到一块搅拌均匀之后,跟干面再搅成絮状,然后再放到发面里面配上适量的碱水,揉匀之后就开始准备做了。
纯手工制作的烤馍是否香脆酥软,不但配料有讲究,放碱也有技巧,要用六十度左右的水把碱面化开,洒在面上,然后和配料一起在盆子里来回“撬”,可别小看这揉面,既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
揉的过程中首先把碱一气子先撬,觉得差不多了再倒出来滚着揉,不能把力气出上硬揉,那样揉的话,面就紧得很,要连滚带揉。
中午十二点多,终于到了做花馍馍——“核桃结子”的时候,刚下班的曾亚楠也跃跃欲试,她是李青玲的女儿,2021年7月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毕业,考上了“一万名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分配到草窝滩镇上班。在她的记忆里,花馍馍是温暖,承载了她年少时的记忆;花馍馍是乡愁,呼唤她回归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都住校,周末的时候我妈妈就会做很多的核桃结子,让我们带去学校里吃。在云南上大学的时候,有时候特别想念家乡的馍馍,我妈妈就会寄一点过来,我的舍友也觉着我们家乡的馍馍很好吃。现在我在家门口上班,随时都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
做花馍馍时,先将面团揉搓成条状,再按重量分成若干小块,搓成长条后打个结,上下翻转便制作成八瓣的核桃结子,然后放在事先刷了食用油的烤盘上,把提前混合好的油和姜黄均匀地用小刷子涂抹在馍馍的表面,再将馍馍用干净的塑料膜盖好,再次发酵待馍馍饧至外形上变得圆胖时就可以入烧好的土窑了。
这就是我们清泉村烤馍馍的土窑,我们这个土窑就是以前人们盖房子用的那个“土胡子”做的,一到冬天它就温度低,用柴量比较大,硬柴得这么大的两捆,然后还得一捆那个葵花秆秆,温度要烧到人到不了跟前这么个温度,烧出来的馍馍它就比较脆,颜色又黄又好看。
凡制作烤馍的农家都要在院内干净通风的地方事先建一个土窑炉,这个土窑炉是用土块或土坯砌成的一个长方形的立体柜状构筑物,中间用粗硬钢筋平行隔离,将炉腔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烤盘,下层用来烧火并留置柴火灰烬。四墙内壁用泥浆抹匀抹平不得透风,顶部用泥坯或水泥板盖严实,并在顶部选择下风头一角开一个小洞留做烟囱排烟气,入口宽度略大于烤盘,便于烧柴和烤盘放置。烧炉是事先用葵花秆将烤炉填满,点燃葵花秆和干树枝作为燃料充分燃烧,提升炉内的温度,待明火全部熄灭烟尘散去炉内温度适当时,再将放有饧好馍馍的烤盘推入炉中,将炉口用土坯封死,利用炉内的余温进行烘烤,根据入炉时温度不同,大约烤制15——40分钟,一炉新鲜的烤馍就出炉了,出炉后趁热在烤馍表面上均匀涂上一层胡麻油,一炉正宗的土窑烤馍就算制作完成了。
如今,随着电商的兴起,互联网销售成为新业态,土窑烤馍也大受欢迎。寺滩乡、草窝滩镇等乡镇都修建了传统的手工土窑烤馍作坊,以特色树品牌,以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烤花馍在我们这儿作为一种习俗,家家户户人家都会。尤其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现在我们村上有好几户农户,以农户自营的方式,自产自销,我们就想既然我们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手艺,(2021年)二月份以来,我们村集体牵头,打造了土窑烤馍作坊,我们就想通过集体牵头,带领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进来,然后把我们这个清泉烤馍以品牌化推向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致富平台。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shipin/3718.html
-
当餐食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当餐网是联雄冷链物流研究院经过对传统食材供应链的深入研究分析,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买卖易”食材全流程供应链综合服务系统。当餐网以互联网平台技术为依托,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传统食材供应链效率低、数据缺失、食品安全溯源等问题,通过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物流,以实现采购信息流、交易现金流,物流流程再造,帮助合伙人突破发展瓶...
2024/07/12
-
特殊食品标签“新”要求来了
十一食品11FOOD日前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鼓励食品企业进一步清晰显著标注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特殊食品是预包装食品的重点品类,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在与特殊食品注册或者备案标签说明书一致的前提下,鼓励特殊食品企业执行《公告》要求,...
2024/06/25
-
2024年功能性食品的7大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消费者对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和睡眠问题的食品/产品感兴趣,这也是各国人民优先考虑的问题。年轻消费者尤其关注饮食和营养问题,希望从食物中获得健康益处。随着营养“规则”的变化和需求状态的演变,新的商机随之出现。根据《New Nutrition Business》的最新消费者研究,大约21%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吃的食物能改善情绪和精...
2024/05/27
-
琼粤携手促农业,南国食品领航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为推动琼粤政府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强琼粤两地政府、科研院所、商协会、重点农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琼粤两地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5月23日,琼粤合作促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海南老字号品牌南国食品公司受邀参会。 活动上,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育红推介了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政策。近年来,为了支持热带农业产业发展,海南从要素保障、...
2024/05/26
-
姜堰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11FOOD一一食品日前获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名单,姜堰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续报。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村井贤家庭农场540亩小麦即将迎来丰收,麦田边竖了几十个标牌,上面标明麦子新品种名称。“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
2024/05/27
-
毛南族六大特色美食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带。这个民族的祖先,早在汉晋时期就已在黔桂交界的山地间繁衍生息。据《旧唐书》记载,毛南人原为“蛮獠”后裔,历史悠久,与壮、侗等民族通婚频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毛南族人重礼仪、尚团结,热情好客,尤其讲究饮食风俗。他们信仰多神崇拜,既敬天地,也祭祖灵,每逢节庆必有杀...
2025/04/06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