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风味食品有机食品

有机麦绿素“诞生”记

餐饮供应链:有机食品
食客: (3732)
食材: (20)
1

素有“楚王后花苑”美誉的花苑台村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游猎至花苑台村,在此修建行宫别苑并安置妻室孟嬴。

花苑台村拥有“古洞、古树、古道、古泉、古台、宝石”六大奇观,包括七丈洞(京山第一天坑)、龙脊梯田、八十八丘等自然景观。

花苑台村共有乌龙泉、芝麻泉、筛子泉、龙王垱等23处自然古泉池!

来到这里,可以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

这里,就是我们有机麦绿素越冬大麦嫩苗的种植基地。

核心——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鱼龙混杂的市场之下,为何有机麦绿素能够独树一帜、傲立潮头20年?唯有我们真正无法被超越的核心。

一、大麦嫩苗的“芯片”——种子

浙江省农科院国家大麦改良中心博士团队定制培育的宽叶大麦品种,且耐寒性强,可确保在-9°C的环境下都极少出现黄叶,并获得授权,保证有效活性营养的富集,营养指标高出其他大麦品种23%以上。

有机麦绿素“诞生”记

二、空气指数——纯净自然
种植基地位于有着“中国农谷”之称的北纬31°湖北京山孙桥镇花苑台村,湖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空气指数10-30之间,属特优,与海南文昌同级。
三、地理优势——富硒土壤

种植基地远离公路国道与工业区,避免了人为的污染。地下万年溶洞遍布,形成了独特的天然富硒土壤,土壤硒含量与中国硒都恩施的富硒带同级,经土壤检测发现,其矿物元素及微量元素丰富。尤其钾、镁、铁、钙、锰、锌、硒等在整个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有机麦绿素“诞生”记

四、灌溉水——弱碱性山泉水

具地方志记载,花苑台村的山泉水可追溯至楚汉时代,千年历史的自然古泉从未断流。经国家有机认证机构对该灌溉水的抽样检测,其PH值7.25-7.35,好水育好苗,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五、日照时长充足——叶绿素合成的关键

800小时左右日照时长的自然生长周期,通过提供充足的合成能量、丰富的合成原料、正向的基因诱导信号,并与冷凉气候协同,创造了一个叶绿素合成效率最高、积累效果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得大麦嫩苗的叶绿素含量远超普通环境下生长的植株。

六、自然生长周期

有机麦绿素的越冬大麦嫩苗自然生长周期80-110天,经历30天左右以上霜期后才能获得足够优质的营养和口感(良好的逆境应激反应)。

七、严格的生产工艺——不止匠心,更为爱心

有机麦绿素,生产过程更要经历严格的工艺苛求,层层筛选,优胜劣汰,最终凝聚成匠心与爱共存的“绿色营养”,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底线,也造就了有机麦绿素的不可替代。

1、人工收割

有机麦绿素一直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收割,且要求下地必须穿专用防护服,佩戴头套(避免头发丝掉入麦苗中),杜绝机器收割的带来污染。

2、出粉时间要求

为了保证营养更鲜活,更自然,从离开“土地”的那一刻起到提取制作,整个过程必须在“黄金4小时”内完成,“活性”就意味着要和自然争分夺秒,虽然为此会付出巨大代价,但这是我们的坚守。

3、核心生产技术

一棵大麦嫩苗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对提取技术的严苛要求,只有进行细胞破壁、高倍浓缩、常温萃取才可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我们采用自主的2大核心提取技术,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不怕被模仿的“底气”所在。

“细胞破壁”技术

有机大麦嫩苗的活性营养深藏在细胞壁里,只有通过“细胞破壁”技术把它们“请”出来,才能实现营养素最大程度的释放,更易被人体吸收。

“常温干燥”技术

采用压榨取汁祛渣,常温瞬时干燥技术,有机大麦嫩苗的精华在表面反应温度低于35℃、真空条件下瞬时干燥成粉末,保留并50倍浓缩了有机大麦嫩苗汁液的营养精华。

生产工艺流程——自主多项发明专利

有机麦绿素“诞生”记

我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麦绿素生产制备工艺(国家发明专利号:ZL200810060880.6),基本工艺流程为:外清洗(祛泥沙和杂质)→内清洗→常温风干(除去麦叶表面水份)→高速破壁(打破植物细胞壁,挤出有效固形物)→浆渣分离→35℃真空负压常温浓缩(自主研发的真空负压沸腾蒸发工艺)→瞬时离心干燥→收粉等十多道工序。以上整个流程50倍浓缩,100%零添加,得粉率约2%左右。以此技术提取的有机麦绿素活性营养成分高出国内外同行25%以上。

有机麦绿素“诞生”记

八、营养价值——具备鲜活的 “生命力”

三大有机认证:大麦苗有机认证 | 大麦苗粉有机认证 | 麦绿素片有机认证
Ta真正源于自然,高品质,无污染的国际认可的健康食品,0农残,0激素,0抗生素,非转基因,营养更丰富,是一种对自身健康更负责的选择。
我们的只言片语并不能完全描绘它的全貌,唯有20多年的市场沉淀与千万麦粉的支持才是它成就健康最好的答案。只有真正体会过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强大能量,像宇宙般包罗万象,像春雨般润物无声。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youji/4674.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