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好吃≠赚钱?杭州牛磨坊火锅店闭店背后的餐饮困局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3016)
食材: (30)
1

就在今天,

中山北路的街角,

一家飘香了六年的潮汕牛肉火锅店——牛磨坊,

悄然熄灭了炉火。

“每天都亏几千元钱,亏不下去了。”

牛磨坊的老板阿良语气中带着疲惫与无奈。

这位46岁的潮州老板像个固执的手艺人,

不懂网红打卡与流量密码,

他只认一个理:“坚持好品质,开门等客人来。”

老饕们认准这家店,是因为阿良的纯手工。

自己切肉,自己搓丸子,自己揉粿条。

为了那一口机器无法替代的弹润筋道,阿良坚持了6年。

然而好品质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成本。

妻子在外打工,用工资默默补贴着这家店的亏损,

“她一直全力支持着我做品质美食。”但这份坚持最终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

好吃≠赚钱?杭州牛磨坊火锅店闭店背后的餐饮困局

行业寒冬,超161万家餐饮店关闭

牛磨坊的闭店不是孤例。

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甚至整体收入还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然而在这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数据显示,超过161万家餐饮店关门大吉,平均每天超8800家门店的关闭速度,犹如一记记重锤,敲打着整个餐饮行业的神经。这一轮闭店潮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令人震惊。

快餐、小吃等大众品类更是首当其冲,成为闭店潮的“重灾区”。小龙虾店闭店率高达37.2%,麻辣烫、黄焖鸡等品类的闭店率也均超过30%,远远超出行业平均闭店率。

匠心难续,好味道与高成本的矛盾

阿良的牛磨坊代表了餐饮业的一种困境:品质与成本难以兼得。

他坚持手工制作,从切肉到搓丸事必躬亲,这种匠心精神收获了大量忠实顾客。

马女士即使搬家到了转塘,依然会隔一两个月特地回来尝尝。她怀念这里的粿条,“跟汕头的一模一样,弹润得恰到好处,美味吃一次能记住好几个月。”

当闭店的消息传来,原本正要出差无锡的老客潘先生,看到阿良的朋友圈,二话不说调转车头就奔了过来,“只有这里才有广东老家的味道,找不到平替。”

潘先生回忆,有一次十几个广东老乡下班后,仍然特地从苏州驱车而来,只为围炉共品家乡味,吃完再星夜兼程赶回去。但这种深情厚谊,终究没能抵消日日亏损的残酷现实。

成本高压,餐饮人难以承受之重

在成本端,食材价格与房租的持续上涨,犹如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得餐饮商家们喘不过气来。

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蔬菜批发价涨幅更是超过30%,这直接导致餐饮企业的食材成本占比大幅提高。一些连锁快餐品牌的食材成本占比,已经从原本较为合理的28%飙升至35%。

房租方面,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房租占营业额比重普遍突破了15% 这一警戒线。上海南京东路的某快餐店,月租金高达12万元,这意味着每天还未开门营业,就已经背负上了4000元的亏损压力。

 消费转变,性价比成为首选

消费者作为餐饮市场的核心主体,其行为和需求的变化对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餐饮客单价同比下降8.3%,30元以下订单占比提升至62%,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消费者变得更加注重性价比,在消费选择上更加谨慎和理性。

同时,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低脂”“低糖”“清洁标签”等健康概念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种消费偏好的变化,使得传统高油高盐的小吃店客流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高达30%。

---

阿良在关店前通宵达旦做了七八十斤肉丸,留给自己吃。那口沸腾的牛骨汤锅停止翻滚,但味道留在了无数食客的记忆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匠心不该被遗忘,

它只需要找到与这个时代共存的新方式。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canyin/4410.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