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5509)
食材: (32)
1

红海?不,餐饮快要卷成“火海”了。餐饮食材网从权威数据获悉,2025年上半年,一是闭店潮,全国餐饮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3%;二是收入增速下滑,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三是利润率低,北京市统计局的规上数据是0.3%。

卷“网红”、卷价格、卷品类、卷创意……条条大路都是“血战到底”,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自创肉蟹煲连锁品牌“么么嘴”的创始人张晓梅,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卷“信任”。

以外卖起家的青岛么么嘴融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美团“外卖必点榜”的常客,同时近十年来在全国开出近30家门店,成为青岛肉蟹煲领域的头部品牌。

其成功背后,有两个关键点:

1.用外卖重塑门店运营逻辑,实现高客单、高人效,门店平均4-5个月回本。

2.以宠粉的方式实现体验,保持低“摩擦”、高复购,持续获得稳定客流。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只做膏蟹”,要看得见、摸得着

早上从蟹塘里捞出来的肥美青蟹,被打包装运,从缅甸的仰光机场出发,只需要两天就能运抵青岛。有专门的冷链车等在机场,直接转运到么么嘴的门店。

到达门店,青蟹通常还活力十足,厨师会仔细勘验,确保每只青蟹都“鲜活”“有膏”。早期张晓梅只用“鲜虾活蟹”,后来锁定了“每只带膏”,客人吃着特别“直观”。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么么嘴肉蟹煲专用青蟹

然后膏蟹们会被放入门店的海鲜池,这些海鲜池的位置设在显眼处,路过的人总能一眼瞧见。

海鲜池背后通常是一个可视化处理间,每天十一点开始,“您有新订单”的呼叫便开始此起彼伏,配菜员就位,现场捞蟹宰蟹,二次清洗后送入后厨炒制。配菜员手脚不歇,一天能宰上近3000只青蟹。 

青蟹经大火爆炒,转入焖锅,配上中央厨房当天炖制好的软糯鸡爪,辅以大虾、菌菇、玉米、年糕等新鲜配菜,浇上么么嘴独家秘制酱汁,焖烧片刻方成。

炒制流程比较复杂,却是万不可“简化”的步骤,毕竟“外卖顾客只能接触到菜品,它的鲜香要能被一眼看得见,一口吃出来”。为了锁鲜保香,么么嘴的门店厨房必备封膜机,用环保材质的铝箔外卖盒进行封装。

让“鲜活”看得见摸得着是么么嘴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张晓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开店初衷就是让孩子吃上放心餐,鲜活与营养标准自然更高,后来开店,首批客户也多是宝妈,标准就再未降低过。

肉蟹煲本就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合全家人享用的品类,张晓梅还不断在“妈妈的标准”上继续加码:

早期邀请专业的营养师配菜,后来又邀请来两位五星级大厨一起升级菜品。

为了口感的提升在年糕的品种,甜玉米还是糯玉米上死嗑;比同行多花25%的成本来保证鸡爪的软糯,从宰杀、炖制到餐桌,全程无冷冻,炖制时间精确到秒……

张晓梅坚持“只有活螃蟹能上桌”。一次因天降大雪,配送延误,螃蟹送到门店时已被冻死,按常理,被冻死的螃蟹口感变化不大,鲜度也不会降低很多,但最终这批“冻蟹”被送入冻库,变成团建时的员工福利。

“这些细节,我相信顾客有感知。”站在宝妈的角度,张晓梅能对顾客的“挑剔”感同身受,而站在品牌创始人的角度,她必须不惜代价在员工面前坚守标准,因为这代表着企业和品牌对品质的态度,对制度的维护。管理者的耍滑取巧,最终必会透过产品,或因一线员工的上行下效而被顾客察觉。

顾客的信任,恰恰是这些点滴坚持累积起来的。张晓梅还有另一张不可或缺的信任状——坚守堂食。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被外卖重塑的运营逻辑

外卖是么么嘴的强项,2016年张晓梅开出第一家肉蟹煲店,便是一家主打外卖的街边店,正逢“百团大战”硝烟四起,一轮又一轮“泼天的流量”,是么么嘴发展的阶梯。

张晓梅谈到,外卖已经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餐饮天生就该去贴近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同时,第一家店面积100平左右,一半给了厨房,另一半安放了五张餐桌。这个设计很有意思:为了外卖,它打破了传统餐饮后厨与前场面积1:2的黄金比例;而堂食实际上会让开店成本翻倍,“但能让么么嘴这个品牌更立体。”张晓梅说,信任感也是加倍的。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青岛乐客城店

这也是商场式微的大趋势下,么么嘴还坚决进入主流商场开店的原因。目前么么嘴在全国近30家门店,正逐步形成商场旗舰店+外卖卫星店的布局,张晓梅坚信,“未来做得好的餐饮品牌,一定是双轨。”

但么么嘴也同样面临着租金、用工成本高企,外卖也总伴随着无情的价格战,还与堂食形成竞争之势,其采取的通岗机制成为提升人效的关键。本来这是早期应对外卖爆单时的临时策略,后来成为了么么嘴的常态机制:

1.在保证岗位核心技能过硬的基础上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强化通岗协同培训,让员工知道怎么动。

2.堂食与后厨的动线设计让员工方便动。

3.绩效机制保障通岗收入“无上限”,让员工愿意动。

用通岗尽量挤掉内耗与浪费,同时激发员工能动性,么么嘴的卫星店,3个人在半年时间里保持了18万/月的营业额,甚至后来也有1店4人月28万的成绩。背后还有标准化和数字化匹配的支撑。

门店的标准化动作围绕“能动性”设置,比如酱料口味、火候、鸡爪口感等高标准环节,由中央厨房完成,门店聚焦保鲜活处理,降低操作难度。

数字化监管则保障执行到位:门店验货、出品、服务全流程可视化,除了定时到门店巡检,巡检组会随时通过门店监控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偏差,第二天便要进行纠正、培训。

店面的选址布局也有调整,卫星店只保证周边外卖覆盖,也就不用争抢最优位置,比如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控制房租成本,但通过高客单与高人效保障盈利。

么么嘴坚持不降价,但不意味着不能“超值”。关键是要懂得顾客想要的是什么。

张晓梅很早就将线上线下的套餐做了区分,外卖主打是一人食,高效实惠,推出小分量、低价格的尝鲜套餐、实惠套餐,也能进入外卖大战的价格带,争取曝光与流量。

到店则侧重聚会体验,在常规的煲+米饭上“加量”不加价,增加了清口小菜、佐餐饮料和餐后甜点,为顾客留出了聚餐的氛围与空间。

到今天,外卖大战本质是一场消费注意力的争夺,不止是餐饮品牌,许多商家都卷入其中,但也不必对立外卖与堂食,外卖是流量,堂食是“信任”,像么么嘴那样抓准新生代需求反向搭建餐饮运营逻辑,构建起稳定的价格体系和稳定的线下客流,不失为一条有效的线上化路径。

独特的“宠粉”技巧

麦肯锡2025年全球消费者状况报告指出:

1.消费者更信任亲友的真实体验,社交媒体的信任度下降。

2.Z世代愿为便利性付溢价,外卖和即时零售渗透率显著高于其他世代。

3.即时满足、极致便利成为准入门槛,电商与即时配送继续吞噬线下份额。

张晓梅独特的“宠粉”技巧正与这三点契合。坚守“只做膏蟹”和堂食,获取宝妈的信任,征服了女性,基本就征服了一个家庭。

创业初期,张晓梅为了方便宝妈们点餐和反馈问题,她自己用微信一个一个和顾客加好友。这个习惯延续到了今天,近十年来两万多名活跃的真实顾客,由一个真人客服即时服务。

“必须从客人那里获得真实反馈,及时响应他们,他们也才会更愿意去分享么么嘴。”甚至这促使了么么嘴“反向流程追溯”的管理方式。

一旦在回访或是外卖评价中发现顾客反馈菜品的质量问题,么么嘴有能力倒追至采购源头,快速排查调整。从门店的食材保存、制作方法,到中厨的制作、配送批次,再到采购源头,能够为顾客的一句话而全程梳理,及时调整,并快速回应。

“即时满足、极致便利”有一个对应的词叫做“摩擦”,是泛指一切阻碍顺畅体验的环节,比如下单繁琐、配送延迟、退货麻烦、客服响应慢等,疫情前,人们对这些“摩擦”容忍度较高,但今天,“无摩擦”已经成为基础要求。

而张晓梅从创业便在钻研“无摩擦”体验,么么嘴的第一家分店,就是为了“不能让顾客等餐太久”而开出来的。而前面提到的堂食、通岗,也都是为了顾客顺畅的体验。

年轻人“喜新厌旧”,么么嘴在保持核心菜品优势的基础上,也紧追热点,今年的青花椒口味,小红书当红的裙摆布丁,都会及时安排。

上新品时,还会通过微信群邀请忠粉免费尝新,获取最真实的反馈。

到今天,张晓梅自己也会跟一些老顾客保持一定的交流频率,所以她知道,开新店时,有的顾客一周会来三次,这样的复购率构成了么么嘴稳定的客流。

“超值”不是低价,也不是盲目的提高成本,张晓梅说,“顾客要的是不骗我、懂我、不麻烦我,这就是我们卷信任的方向。”

么么嘴给了我们一种在新消费时代建立可持续品牌关系的启示,当信任成为核心资产,即便在最卷的赛道,也能开辟出从容生长的空间。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canyin/4137.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