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三餐饮食吃货达人

预制菜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餐饮供应链:吃货达人
食客: (4980)
食材: (21)
0

西贝已经玩完了,段子比罗永浩的好笑。

“宝宝餐岁数比宝宝都大。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宝宝餐已在冰柜里等着宝宝。

我表妹在西贝上班,好像权利蛮大,一个人管了9个微波炉!

明天就是西贝羊腿一周岁生日了。”

都这样了,西贝这波还能翻案?

虽然我觉得西贝纯属运气差,他们肯定不是用预制菜最烂的,倒霉就倒霉在碰上了罗永浩。

但我的暴论是,这个时代,你不仅避不开预制菜,而且它还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日本经济下行期,大家开始节衣缩食。餐饮外食大幅缩水,便利店买熟食、饭团、便当数据飙升。预制菜方便,快速,便宜,高效,还不难吃。

没钱的时候,好的预制菜就是穷人救星。

家里请不起厨子,养不起家庭主妇/夫,也没父母照顾,不想多花钱,又不想吃预制菜,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看你能接受的预制程度而已。

01 早知道预制总是难免的

但凡你追求一点效率和性价比,预制菜就是避免不了的。

微博上有人说,我就想你用新鲜的食材,一口锅,给我炒一下端上来,为什么就这么难?

规模化的现代食品工业更是不能用街头小店的标准来看待了。

一个是要保证出餐稳定,质量品控,上菜速度,那必须预制。

另一个是消防上不允许在高层建筑明火爆炒,实际上所有你在大型商场里吃到食物大多数都被预加工过。

而且,你做饭想省钱省时间,餐厅也想啊。就像机器已经学会了织毛衣,一件50块,你非要自己手工织,花没人家精致,针还算错了,有瑕疵还只能卖30,那还坚持自己织的人是,_____?

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送到门店加热,是一种妥协的做法,其实大家也早就默认接受了。

所以餐厅预制菜真正的不道德,不是不用预制菜,而是像罗永浩说的,用预制伪装现炒。这就是骗了。

用了预制菜就大大方方在菜单上标注清楚,这很难吗?

其实也不容易。

因为有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算是预制菜?

这个倒是有标准可查。

预制菜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但你仔细看这个标准,对大家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照他这么说,纯冻品才是预制菜,加了防腐剂科技狠活儿的反而不是了?

那我料理包加热的鱼香肉丝盖饭上写个“非预制菜”标签,逻辑上来说根本没毛病,我里面肯定是大把大把防腐剂啊。

而每个人心中对预制菜的定义,就像机械姬,一个人,把胳膊换成了钢铁,他是人还是机器?换掉头呢?心脏呢?

以此类推。

预制调料放到非预制菜品里,算不算预制菜?

预制肉里放一点新鲜的葱花和蔬菜,算不算预制菜?

猪肚鸡火锅,猪肚是预制的,鸡是现杀的,这火锅是不是预制的?

真的很难界定。

而且想卖你贵价的餐厅也都知道顾客不是傻子,就跟需要撑面子但是经济实力又不够一样,真假lululemon混着穿呗,啥都来点,也就糊弄过去了。

而且说实话,是不是预制,大多数人纯靠嘴是吃不出来的。

锅气是一种玄学,我反正是吃不出什么锅气。我的预制菜判定方法是,如果我要求不要葱爆腰花不要葱,他能不能做到?或者就跟AI猎人似的,这顿饭是不是卖相没那么精致,潦草的话,这活儿是人干的,不是机器。

但我是能吃得出食材质量好不好,价格到底值不值。所以普通预制菜还好了,真正可怕的是外卖预制菜。

热水烫一下塑料包,给你倒在碗里,那一包科技狠活儿,那一嘴塑料残余,内分泌干扰物,吃完三年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想到这个我脑袋就炸炸的。

以后线下餐厅更得打现炒这个招牌了。但是打了你也没法全信,因为这个年代要这么搞,成本太高了,而且规模做不大,很快就被别的餐厅挤死了。

罗永浩说,你用了预制菜你得标出来,并且不许卖这么贵。

其实吧,这事儿就是不能细想。标了预制菜心里也还是膈应的。自从知道老乡鸡是预制的之后,品尝到的老母鸡汤的鲜美都有一丝虚假。而且实际上老乡鸡也没有很便宜?

预制菜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西贝这把公关灾难,更是玩完了,他们肯定不是用预制菜最糟糕的,但是却是唯一被拉出来遛细节的。其实大家心里并不想看到这些细节。

当然,人家挣钱的事儿和我们无关,我只想知道,我普通人,怎么才能吃一段安心的饭。

02 而我冻门永存

如果点外卖是预制菜,在餐厅吃预制菜,那我为什么不直接买预制菜在家里加热啊?我是给不起这点电费燃气费吗?

大明星孙怡不也是买了一冰箱的预制菜,大概率比黑作坊塑料料理包放开水里烫熟健康得多了,这就是我们单身生活的智慧。

预制菜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最关键的是,自己买预制菜,信息比较透明,我可以选择没有被深加工过的肉类,我也可以选腌制过的,反正有配料表,有生产日期,哪怕偶尔吃了一些科技狠活儿呢?至少我心里有底啊。就跟吃药要看说明书似的,可以有副作用,但是我得知道都有啥。

其实有一个误区是,大家嘲讽西贝宝宝餐比宝宝年纪大,段子只是段子,冷冻方式得当,确实可以保存很久的……

液氮冷冻人百年后都能复活了,液氮冷冻羊排,一年之后吃吃咋了?不比百年冷冻人新鲜?

液氮急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温度降到零下180度,因为速度过快,细胞来不及反应,没有破坏细胞壁,所以理论上,解冻过后其实对口感影响不大。液氮急冻过后只需要一直保持-18℃运输和存储即可,一般的家用冰箱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这是现代科技送给我们餐桌的大福利。

另外一个热知识是,很多人喜欢去菜市场总买活虾活鱼,觉得这样才新鲜。但实际上你买一些产地较远的活鱼活虾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安全。

山姆从来不卖活鲜的原因,就是活鲜有时候需要给鱼和虾打麻药,因为鱼虾在运输过程里哪怕没有缺氧,也可能因为环境变化应激了,被吓死。这个药量控制得好不好,全看商家的良心了。

预制菜是穷人最好的福报

反而液氮急冻的虾,只要你解冻方式合理,其实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风味。你以为你在寿司店里吃的新鲜挪威深海三文鱼就不是预制菜了吗?一样是液氮急冻然后化冻端上来的呀……

我们冻门,是真的牛逼。

当然,冷冻技术有很多,不一定所有冷冻都是用的液氮,一般越难吃,用的冷冻技术肯定就越低级,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冷冻的时候水变成固体,过程太慢,把食物的细胞壁给撑破了,有时候吃一些冷冻食品,总感觉口感软绵绵,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大家买冻门的时候也可以分辨一下冷冻方法。

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抱冻门很久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肯德基麦当劳是不是冻门预制菜?

店里15块一对的辣翅,你自己在家加热一下只要5块。

冷冻薯饼,自己买,30块钱10块。

空气炸锅5分钟。

如果烤箱、空气炸锅在中国家庭普及的话,大家可能早就拥抱预制菜了,谁还会花钱去买麦肯30块的套餐?

当穷逼留学生的时候,我的最爱也是超市冻门。下馆子吃不起,自己做饭没时间。1.5欧的披萨,烤箱随便一烤就解决一顿,奢侈一点还可以自己在上面撒点马苏里拉芝士,yummy yummy。

冷冻的蔬菜也是快速解决问题,跟着法国人学会了吃土豆泥+冷冻,放到微波炉里加点水,一顿主食就解决了。(所以西贝那个冷冻西蓝花,其实也很正常……)

现在我的冰箱里常备的冷冻食品包括但不限于:

水饺、牛排、羊排、鸡扒、虾仁、披萨、薯饼、手抓饼……

我真的不想每天花两个小时做饭,外卖要半小时,冻门+烤箱/空气炸锅只要15分钟。冻门,就是我们单身人士的亲亲伴侣。唯一缺点就是还要洗碗,所以如果有机会配齐烤箱+冻门+洗碗机,那就更加美妙了。

我冻门!永存!!

03 预制菜也是一种阶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得选,我也想每天吃新鲜的啊。

预制菜这件事其实还挺大城市限定的。这事儿在县城或许不是问题,因为家里人多,抽出一个人来买菜做饭,匀一匀总是有的。

街上夫妻饭店遍地都是,你在四川吃十块钱的路边盒饭可能都比在北京三四十块的外卖强。

但是在一线城市,吃饭就是很麻烦。

在中国,生活质量最低的,从来都不是生活在县城里的人。而是在大城市里一家三口挤在20平的子,吃预制菜,工作疲于奔命,在纸醉金迷的地方上班,却又离真正的财富自由最远的城市贫民。

当然,比他们更惨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我们这些从外地来一线谋生的真正赤贫打工人。

大家总嘲笑美国:穷人吃快餐,有钱人吃有机食品。咱以后可能更夸张:没钱科技预制,有钱古法现炒。

性价比餐厅要保证高效,各个环节,总有能用上预制的地方。想要完全避免,严丝合缝原到原始的乡土风味,那……对不起……斥巨资去古法现炒全国仅此一家的高级餐厅吧,提前两个月预定。

这么说有点夸张,但以后的风向大概率就是这样。

但人总要活下去,总要吃饭,吃便宜的饭,吃健康的饭。

既然预制总是难免的,那我将永远支持冻门。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chihuo/4562.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