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调理品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餐饮供应链:调理品
食客: (4620)
食材: (19)
1

花椒鸡丁是四川特有的风味凉菜。由于配方及加工工艺不同,菜肴质量差异较大。对花椒鸡丁的标准化制作工艺、包装和保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原辅料定量、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就可初步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经沸水浴杀菌30min后,在常温条件下,保质期可达5个月。餐饮食材网认为该研究结果既表现了预调理食品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大中型食品企业的加工工艺要求,又达到了开发新型川味预调理菜肴的目的。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与配方

1)材料

主配料和调辅料:鸡脯肉、花椒、干辣椒、油、姜、葱、盐、味精、白糖、料酒等,购于农贸市场,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2)配方

在花椒鸡丁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并同时采取感官鉴评的方式,确定了标准化产品配方,见表1。

表1花椒鸡丁标准化产品配方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2、主要设备及用具

DZA-01全自动真空包装机(青岛艾讯包装设备有限公司);HHS-8S电子恒温不锈钢水浴锅(上海光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LS-5OHG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JJ-CJ-1F超净工作台(苏州市金净净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BS2202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BCD-216SDN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JYC-21HEC05电磁灶(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等烹饪器械;GZ-150-S生化培养箱(韶关市广智科技设备有限公司)等设备及PET/CPP,NY/CPP,PET/NY/CPP、铝箔袋。

3、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材料选购→清洗鸡脯肉→切配→腌制→炸制→炒制→真空包装→杀菌→冷却→成品→储藏(图1)。

图1鸡脯肉的选择及加工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2)主要操作要点

①原料切配

将鸡脯肉按照1.5cm×1.5cm×1.5cm的规格切割成方形小块;将干辣椒剪成2cm小段;将大葱切成马耳朵状。

②腌制

在切配好的鸡脯肉中加入料酒、葱、姜,腌制30min。

③烧制

锅中放油,烧至180℃,将鸡丁入锅炸制,3min后捞出,待油温重新升至180℃再行炸制,如此共3次。炸制完成的鸡丁呈棕红色。

④炒糖色

锅洗净后稍加热,放入白糖,待其融化并发生焦糖化反应时,加入水,即成糖色。

⑤炒制

锅洗净放入食用油,烧至3~4成油温(90~120℃)时放入干辣椒节和干花椒,小火继续炒至棕红色并有香味时,加入炸制好的鸡丁、糖色,并根据标准化配方加入料酒、白糖进行调味,用小火收至鸡丁回软,入味后改用大火收汁。将汤汁收至汁干油亮后,加入味精,混合均匀即成。

⑥包装

将冷却至室温的花椒鸡丁定量放入铝箔袋中,其中固形物占80%以上,并进行抽真空包装。

⑦杀菌

将包装好的花椒鸡丁进行沸水浴杀菌,时间为30min。

3)贮藏

将成品分别置于4℃和36℃进行贮藏。并在贮藏期间,定期取出进行菌落总数检测。

4、产品的质量评价

1)感官质量

产品的感官评分项目见表2,总分为100分,由专业人员分别对花椒鸡丁的色泽、外观、风味、口感进行评分评分项目及分值见表2,分项测评之后进行累加。

表2花椒鸡丁的感官评分项目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2)菌落总数的测定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2规定的方法对产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1、产品的标准化控制

1)原料的选择标准

选择新鲜、肉质紧密、有轻微弹性、肉色粉红且具有光泽的鸡脯肉。

2)生产过程标准化

①原料的漂洗:用清水漂洗鸡脯肉4~5次,直至其中的血水、污物完全除尽。

②原料的切配:将鸡脯肉按照1.5cm×1.5cm×1.5cm的规格切割成方形小块;将干辣椒剪成2cm小段;葱切成马耳朵状。

③腌制:将葱、姜、料酒按固定配方称量,与鸡肉均匀混合,搅拌5min,静置30min。

④炸制:将油按照固定配方称量好倒入夹层锅中,打开蒸汽使锅内迅速升温至180℃,将鸡丁放入,炸制时间为3min,共炸制3次。炸制完成的鸡丁颜色为红棕色,外酥内嫩。

⑤炒制:炒制时间过短,调料与鸡肉混合不均匀,味道不足;炒制时间过长,鸡肉过硬,影响口感,辣椒变色,影响外观。在夹层锅中倒入称配好的净油,打开蒸汽开始加热,并在低于100℃的温度下,投入干辣椒节、花椒炒出香味。辣椒呈棕红色时,倒入鸡丁、白糖、料酒、糖色、盐、葱、姜和料酒,不断翻炒,使鸡肉加热均匀,保持温度为80~90℃,待锅中无明显流油,关闭热源,放入味精、红油,翻炒均匀。出锅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⑥杀菌与冷却:将真空包装的产品在沸水浴中杀菌30min左右,迅速用清水冷却至室温。

3)产品质量标准化

①感官标准:棕红发亮,质地酥软,耐咀嚼,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麻香风味独特,回味长。

②营养标准:通过检测分析,标识出产品的各项主要能量指标。

③微生物标准:符合国家行业标准QB-T1363—91卫生规定。

2、炸制时间的探究

炸制既可对鸡丁中部分腐败菌和致病菌进行杀灭,还可对鸡丁起着熟化的作用,并促进一些风味物质的形成。有研究结果表明,鸡肉在油中炸制时,油炸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变化对其制品孔隙度影响极大,如炸制时间控制不好,不仅会影响鸡丁外观及品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炸制温度为80~90℃时,炸制时间的长短对于鸡丁的品质、风味、色泽和口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将同一批次的鸡丁进行不同时间的炸制,其影响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炸制时间对于鸡丁品质有较大影响。时间过长,鸡丁口感较硬,色泽较暗;时间过短,风味不够浓郁,色泽较浅。当每次炸制时间为4min时,鸡丁的感官质量最好。因此确定鸡丁每次炸制的时间为4min。

表3花椒鸡丁的感官评分内容及标准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3、贮藏温度的探究

分别在4、36℃下生化恒温箱里各放置105袋产品。取样周期分别是:第一周为1d5袋,一周后改为每7d10袋,对其感官质量及菌落总数进行测定,以此来研究不同温度下产品的货架期。感官质量测定结果见图2。

图2一定时间内不同保藏温度下产品的感官得分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菌落总数测定结果见表4。

表4一定时间内不同保藏温度下产品的的菌落总数

花椒鸡丁预调理食品标准化加工工艺研究

可见,在4℃下保质期较长;在36℃下,在第6周时产品感官得分明显下降,菌落总数明显增多。因此,产品在36℃恒温条件下的保质期为5周,即该产品在常温条件下可保存5个月。

三、当餐结语

花椒鸡丁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工艺点为制作配方、炸制温度及时间和炒制时间。此外,人员的管理、设备的合理使用、加工环境的卫生等都是标准化建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不加入任何防腐剂的条件下,在常温下能保藏5个月。

食物的加工方法和食用方式通过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任何新的改变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融合。本研究在花椒鸡丁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对原料的选择、预处理、菜肴制作等工艺流程进行了规范,对配方进行了定量,为菜肴成菜制定了标准,提高了感官质量,保证了菜品品质,延长了保质期等,体现了预调理食品方便快捷、美味可口、营养健康等特点,满足了餐饮标准化加工的要求,达到了丰富川味预调理菜肴的目的,为人们在餐饮方面提供了又一个健康、可行的选择。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tiaolipin/4660.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