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三餐饮食吃货达人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餐饮供应链:吃货达人
食客: (5160)
食材: (16)
0

罗永浩与贾国龙这两天围绕西贝预制菜打嘴仗,网友们各自站队,纷纷发表高见,热闹很很。当餐君无意参与讨论,但餐饮食材网昨天看到一个信息,国内知名报刊公众号转载国外一篇文章《新研究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让雄性激素减少》,核心观点如下:

“一项规模虽小但严谨的新研究结果发现,食用超加工食品会导致原本健康的男性体脂快速增加,并导致性激素水平下降。这些男性体内似乎也积累了更高水平的一种存在于塑料和食品包装中的化学物质。”

“此前的许多研究结果发现,超加工食品与肥胖、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高发率有关。”

斌道今天从这篇文章入手,查看正规包装食品说明书,看看这引起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里到底有什么。

先看超加工食品。有的食品在网络上找不到配料说明,只能到超市去拍。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先看上文提到的“塑料和食品包装中的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常用于随处可见的食品包装中,这是一类常用于塑料制品的增塑剂,能增加塑料柔韧性,但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导致男性睾酮水平下降、精子活力减弱等问题。

斌道还了解到,城市水资源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全球80%以上的饮用水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自来水、瓶装水均受影响,塑料制品降解、日用品添加物、合成纤维脱落等,通过径流、大气沉降进入水体,这些微塑料可能穿透生物屏障,引发炎症、内分泌干扰,甚至影响胎儿和大脑健康。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薯片外包装

阿斯巴甜里的苯丙氨酸能够造成脑部功能障碍。苯丙氨酸在血液和脑部里的浓度,可能只需达到远低于与苯酮尿症相关的程度,就能够产生神经性影响。有些人可能对于这种脑部营养的细微变化敏感,更容易发生强烈反应。

辣椒红是一种色素,需经肝脏和肾脏代谢,过量摄入可能增加代谢负担,影响肝肾功能。可能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胃炎、胃溃疡、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人可能对辣椒红过敏,出现皮肤红痒、呼吸道不适等症状;过量摄入还可能加重痔疮症状。有些是吃辣椒的正常反应。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虾酱

呈味核苷酸二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增鲜剂,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血清和尿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增加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尤其对本身尿酸代谢异常的人群(如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影响更大。可能刺激食欲,使人摄入更多食物,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体重上升。少数人可能对其过敏,出现皮疹、瘙痒、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过量摄入需通过肾脏代谢,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尤其对肾功能不佳者需谨慎。

琥珀酸酯二钠对皮肤有适当影响,含有该成分的产品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核黄素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极少数人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与抗癌药物同服可能降低药效;与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生素)可能干扰吸收。

山梨酸钾若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接触部位的皮肤泛红、肿胀、皮疹,且伴有疼痛及灼烧感等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对山梨酸钾敏感的人群或长期大量接触的情况。长期大量进食添加山梨酸钾较多的食物,导致山梨酸钾摄入过量,在体内蓄积,可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加重胃肠道负担以及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过量摄入山梨酸钾还可能对人体代谢及吸收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机体对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肝肾功能不全者过量摄入,均有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危害身体健康。部分人群可能会对山梨酸钾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接触性皮炎等症状。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肉肠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个别人群可能对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过敏,可能出现红疹、呼吸急促、胃肠不适等症状。

乳酸钠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紧绷等不适,或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
三聚磷酸钠可能干扰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问题,加重肝肾负担,影响功能。刺激肠胃黏膜,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对肠胃功能较弱者。部分人可能过敏,出现皮肤瘙痒、咳嗽等症状;不慎入眼可能损伤眼部。

D-异抗坏血酸钠是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少数敏感体质人群可能对其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胃酸过多、腹泻等问题,可能影响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亚硝酸钠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一次性摄入0.2 - 0.5g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一次性摄入3g可致死。此外,亚硝酸钠在体内还可以与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长期摄入会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炒制葵花籽
安赛蜜是一种食品化学添加剂,经常食用合成甜味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特别是对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严重。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大出血。
糖精钠就是我们小时候喝水时加的糖精,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多食用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血小板减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脏器损害等危害。
甜蜜素是一种化工食品添加剂,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还可能影响糖分代谢,增加肥胖或血糖波动风险。
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并且会增加患十二指肠癌的几率。儿童表现有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大人则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瘙痒及消化道症状等。
特丁基对苯二酚作为食品或食油的防腐剂,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有导致畸形、癌症的危险。无良心经营者为了超长期保持食物不变质,常超标准、无标准(国家禁用食品中)滥用;化学添加剂的生产厂商昧着良心宣传无毒。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牛轧糖

三氯蔗糖甜度约为蔗糖的400-800倍,可能对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生潜在影响。

香兰素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头晕、恶心、肝肾负担加重等问题。

明胶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胃肠道不适,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平衡。

长期大量食用含过量食用香精的食品,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引发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这些添加剂作用一般在增味、保鲜、防腐、变色等方面,大多是我们日常食用产品,怎么也绕不开,短期少量食用都没问题,但是如果大量食用,安全风险会大幅增加。
再说预制菜。
斌道一直认为国家有预制菜行业标准,在实现监管的条件下,预制菜没问题。网络搜索的预制菜定义是这样的:
预制菜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你看,只是工业化预加工,加工的方法也是物理成型和正常烹饪手段,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超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躲不开请你少吃点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做饭的上班族、学生党,或是不擅长烹饪的人群来说,预制菜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快速享用一顿饭菜,解决了吃饭的难题。

然而,方便快捷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隐忧。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预制菜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原材料采购、食材处理、加工烹饪、包装储存和配送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去年央视“3·15”晚会,安徽阜阳市使用劣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事件被曝光,企业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通过视频画面,可清晰看到在严格保密的生产车间里摆满槽头肉和刚用槽头肉制作好的梅菜扣肉。
该新闻一经发出,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同样在去年,韶山市某公司速冻库的冷库温度控制器显示温度为20.7℃,成品库的冷库温度控制器显示温度为-10.5℃,温度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存在预制菜生产、储存不规范的现象被要求整改。

预制菜中不使用防腐剂,但也会使用其它添加剂,比如保水剂需要加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给汤增稠添加增稠剂黄原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提升菜品的口感和稳定性。还有抗氧化剂、增味剂等。这些对人体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良影响。

从营养角度而言,预制菜也存在一定的短板。由于食材种类的限制,预制菜的营养往往比较单一。在加工过程中,水洗、高温杀菌、运输等环节会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流失,而二次加热后,营养流失更为严重。

超加工食品也存在这种情况,还是上文中提到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比新鲜食材要少得多,这使它们更容易咀嚼,意味着我们吃得更快,吸收得也更快”,长期三餐都吃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偶尔食用这些含添加剂食品,没什么大碍,而且随着食品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扩大,包装食品和预制菜会越来越多。

日常饮食躲不开。怎么办呢?

吃,但尽量少吃。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chihuo/4597.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