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三餐饮食吃货达人

牛马一生,吃不起现炒:西贝的预制菜和灾难级公关

餐饮供应链:吃货达人
食客: (3940)
食材: (18)
0

我在重庆吃西贝是和我友王老师一起的,她穿着貂儿赴局。

当时西贝刚登陆重庆,还是比较时兴的馆子哈,不然我们王老师也不得穿貂儿来吃了。

我印象中吃着点儿肉的一道菜得花三位数,对得起貂儿了。

我们两个女的吃了五六百块吧,当然,也可能是我们比较能吃。

后来我再也没去过,觉得贵和不好吃。

好了,回归正题,为什么西贝和罗永浩之争让人那么多人下场吃瓜、嘲讽,甚至发出“这次我站西贝,因为罗永浩那边站不下了”的搞笑评论。

牛马一生,吃不起现炒:西贝的预制菜和灾难级公关

舆论有点一边倒。

我觉着吧,西贝被推上风口浪尖,并非因为它使用了预制菜,而是因为它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戳破了许多努力生活的普通人赖以维系的心理预期:

我们辛辛苦苦当“牛马”,难道就连一顿像样的现炒饭菜都配不起了吗?

吃个现炒 我配吗?

我看了很多人的评论,选择吃西贝的原因绝大多数都因为它明厨明灶,看起来很干净,食材简单,价格贵点也行,尤其是有儿童餐,还给孩子提供画画的纸笔,感觉很贴心,很多父母也喜欢带孩子来吃。

说真的,西北菜、东北菜在中国人的菜系中都不算贵的,而是以朴实、量大、价优、现吃现做闻名。

我查了一下,燕郊西贝标注自己的人均消费是81元,实际上吃过西贝的人就知道,除非你只吃基础款,吃点面食就完事,否则,像我一样爱吃点肉菜、特色的,人均150差不多。

这个时候,作为消费者,我们建立的预期是截然不同的。一份售价128元两根的,一碗39元的面筋,一份89元的葱香烤鱼,一个21元的大白馒头,3个29元的蒸饺……这个价格区间,购买的早已不止是食物本身,更包括环境、服务以及最关键的一—厨师手艺所带来的、具有“锅气”的体验,消费者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在为“现做”和“手艺”买单。

但是,但是,但是!我们看到了什么?

各路探店的媒体、路人以及西贝自己曝光的食材是什么呢?

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去年秋天的羊腿……

当我们发现,自己付出数倍于快餐的价钱,换来的却可能依旧是简单加热即上桌的预制产品时,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和价值剥夺感便油然而生。

这不再是商业模式的争议,而是一种关于“配不配”的尊严拷问:支付高价后,我们依然只配享用着与廉价快餐无本质区别的工业食品?

一岁宝宝吃两岁的西兰花

西贝事件中,一个极具杀伤力的细节是其宝宝餐中被曝出的“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这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尽管它符合标准),更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文化符号。

“宝宝餐”这三个字,在营销话语体系中,捆绑的是“新鲜”、“健康”、“无添加”和“用心”。它是家长们在自己可以“将就”时,为孩子寻求的“不将就”。当网友戏谑“一岁的宝宝吃两岁的西兰花”时,它瞬间击穿了为人父母的心理防线。这隐喻了一种深层次的绝望:我们自己当“牛马”,被迫接受各种现实的重压,原本希望下一代能更好一点,却发现连孩子一顿价格不菲的饭,都难以逃脱高度工业化的命运。这种“寒心”,远比对成人自身消费被骗的愤怒更为深刻和刺痛。

我还就要吃预制菜

有人在我的微博下留言:那你别吃麦当劳,肯德基啊,都是预制菜!

哎,那我又有话说了,我就是要吃麦当劳、肯德基,我就是要吃预制菜!为什么?因为它便宜快捷,物美价廉啊。我付三四十块钱吃顿饱饭,有肉有面有饮料的,我还想要什么自行车?

它不是有机的,不是现炒的,没有锅气,那咋了?那是应该的啊!洋快餐土快餐的定位和西贝是一回事吗?

不仅如此,我还能接受烧白扣肉、香肠腊肉之类的预制菜,这些菜不预制没法当餐做出来。但也有个限度,比如我们家也会自制烧白扣肉,冰冻起来吃一两个月,但是不能超过这个期限,否则色香味尽失。

那么,西贝这类肉菜的保质期是多久?

有没有添加剂?这也是需要明示的。

我知道了,我还要吃,那是我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给我吃了,说是没有预制菜,那是你的问题。

西贝的傲慢公关

所以,贾老板身边没有一个真朋友吗?没有人告诉他这样做是反向公关吗?

可能真的没有,我们反而看到了一群知名餐饮老板在朋友圈为贾总摇旗呐喊。

然后被牛马掏出小本本记上:好的,别去吃了,可能都是预制菜。

那么,1.8万人的西贝没有一个正规的像样的公关部吗?

理论上有的,但是如果老板强势又一意孤行,那就是另一个场面了。

目前为止,贾老板的反向公关做到了如下三点:

1、“一定起诉罗永浩”:这被视为一种典型的“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资本傲慢。它非但没有澄清事实,反而将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公共讨论,扭曲为企业对个人的强势打压,瞬间激发了公众对弱势方(罗永浩作为消费者代言人)的天然同情,昨晚的直播,有多少人对老罗路转粉。

2、“让媒体来看后厨”:这一号召充满了过时的自信。在全民监督的时代,后厨的“表演式开放”已无法取信于人。更何况,媒体进后厨直播,发现冷柜里有速冻海鲈鱼、预制羊排、冷冻西兰花等,保质期18-24个月,这无异于“自曝”,将其“现场炒制”的声明击得粉碎。而且在事件曝光后,西贝用“半成品”来模糊概念,没有与消费者坦诚沟通。

3、“号召员工干老罗”:这种充满江湖气和个人情绪化的内部动员,对外展现的不是企业团结,而是一种“家长式”的傲慢和与现代商业文明格格不入的陈旧思维。它将一场本应基于事实和理性的企业公关危机,彻底降格为一场老板个人的意气之争。

每一步回应都是灾难级的,都完美地站在了消费者情绪的对立面。

浑然不觉消费者已经觉醒,迫切要求在一个透明的、被尊重的规则下进行交易。

截止我排版前,老罗又转发了一条消息: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悄然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老罗认可预制菜啊,正如中国的消费者都不会认为预制菜有多么洪水猛兽,否则土洋快餐们为啥活得还那么好?

我们只是要求公平、透明、我付多少钱得到多少应有的价值。

戳穿西贝的,从来不是预制菜。

而是无数“牛马”在辛勤工作后,发现自己的劳动所得竟无法换来一顿符合预期的、有尊严的饭菜时,所产生的那份巨大的失落与不甘。

企业若无法读懂这份情绪,仍以傲慢的姿态俯视消费者,那么无论它的后厨有多透明,它的法律团队有多强大,也终究难以挽回那份已然流失的、最宝贵的信任。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chihuo/4587.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