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调理品

连锁化驱动下的调味品餐饮市场,谁在下滑?谁在爆发?

餐饮供应链:调理品
食客: (4161)
食材: (29)
1

餐饮一直是调味品行业最重要的市场。而近年来,随着餐饮连锁率的不断提升,也为调味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餐饮市场复合调味品,尤其是定制复调的增长,是市场这两年的亮点之一。

近期两份报告:勤策消费研究(以下简称勤策)发布的《2025年中国调味品行业报告》和高岩科技发布的《中国餐饮市场调味品全景图及四大趋势》,全面且深度的呈现了调味品餐饮市场的现状及趋势走向。

餐饮食材网将对上述两份报告进行精炼解读,以助力关注餐饮市场的调味人更清晰认知市场。

连锁化驱动下的调味品餐饮市场,谁在下滑?谁在爆发?

连锁餐饮扩张下的调味品机遇

在《2025年中国调味品行业报告》中,勤策认为,当下调味品市场整体呈现出“基础调味料稳增,复合调味料爆发”的特性。

其中,基础调味料增长趋稳,整体规模从2019年的3224亿稳步增至2024年的3716亿元。这其中,2023年出现“零增长”,是市场渗透饱和的体现。

目前,基调市场增长更依赖于高端化升级——此前的“零添加”概念,以及今年的“有机”概念。此外,场景创新,比如预制菜专用调味汁,也是增长动力之一。

而复合调味料(包括火锅料)则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量率达10.2%,是基础调味料增速的2.5倍,并贡献行业增量的62%。

这其中,因为餐饮连锁化的带动,固态复调增长最快、占比最大,并呈现出“去液增固”的趋势。

目前,固态复调在整个复调市场占比达到53.3%,液态调味料占比26.8%,复合调味酱占比19.9%。而随着连锁餐饮“去厨师化”的进一步推进,固态料理包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且呈现出对传统酱汁的效率碾压。比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冻干粉替代浓缩鸡汁的现象,液态复合调味料面临被固态料包替代风险。

勤策报告认为,复合调味料未来将会进入主动革新期

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19年13.3%升至2024年22.0%,仍有提升空间。

连锁餐饮对标准化、定制化调味方案需求高。因此凭借标准化效率优势,固态料包将可能颠覆传统品类格局,并倒逼行业从"卖产品"升级至"卖生产操作系统"

而随着预制菜等行业市场渗透率逐渐扩大,复调企业从供应商转型解决方案商,如为酸菜鱼连锁独家研制控盐发酵料包等。

此外,借力智能料理机、一人⾷场景(10g微型料块),固态品类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增量。

餐饮复调CR10:一半内资,一半外资

相较于勤策从数据和整个调味品行业进行的研究,高岩科技的报告就更聚焦于调味品的餐饮市场。

其报告称,整个餐饮市场的采购中,复调已经占到了75.1%。

不过,该公司在统计中,复调范围涉及更广,除火锅料外,鸡精、鸡汁、蚝油、香辛料均被归入复调范畴。此外还包括了老抽、生抽——因此老抽添加了“焦糖色”。

此外,该报告将复调分为:全复合型、半复合型和即烹复合型(见上图)。其中全复合型占比达到36.2%,是用量最大的调味品;半复合型占比25.7%;即烹复合型占比13.2%,但却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该公司调研涉及24082个餐饮门店、总计36798个商品规格。其中“基础提鲜”和“复合增味”是复调两大主要烹饪功能,前者占比43%,后者占比57%。

其中,复合调味粉/调味汁品类的附加值相对较高,是餐饮市场调味品平均单价的一倍以上。

在餐饮市场,复调品牌CR10市场销售份额占比为32.8%,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其中,内资品牌占5家,市场份额18%,外资复调品牌占5家,占比15%,内资略占优势。

目前来看,前10排名中各子品类中头部玩家地位相对稳定,并且开始横向延展进入新品类抢夺份额。但酱/包/粉/香辛料市场集中度低,区域品牌/定制品牌存在众多机会。不过液体复调头部更集中,竞争已进入规模效率比拼。

此外,报告也给出了多个渠道的调味品采购特点。

其中,中式快餐渠道中,面条米线及简餐米饭由于门店数众多,虽然单店采购额不高,但总采购额最大;

中式正餐的地方菜系是复调品牌的必争之地,其复调的采购单价与菜系的人均价格成正相关性,单店采购额最高的是京鲁菜及闽菜;

中式特色菜渠道中,火锅渠道采购金额最大,但平均采购价格最低,且以汤底/锅底/蘸料/粉为主。

风味流变+“即烹”爆发

经过对众多数据的整理,高岩科技还在其中发掘了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后厨调味品的四大趋势:辣味细分、酸味复兴、鲜味制胜、“即烹”料理包爆发。

辣味复调是除鲜味复调外,在餐饮复调领域占比最高的品类,并且呈现功能细分和区域辣味的趋势。

以采购金额划分,麻辣鲜占比4%,油辣占比7%,酸辣占比8%、香辣占比14%、麻辣占比27%、其它辣占比41%。

但从增长看,2024年,酸辣增长最高,达到37%;其次是油辣和香辣,均增长了19%。

辣味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酸味复调,其虽然在复调餐饮市场整体占比不高,但2024年增长超过20%。

如果对酸味复调再进行细分,2024年,发酵类酸味复调增长最快,达到37%;其次是(金)酸汤,增长26%;红酸汤和酸菜鱼均增长了18%;其它酸类复调增长10%。

提鲜类复调中,增长最快的是鲜香类(如鲜香粉),达到30%;其次为鲜酱油和其它鲜类,均增长11%;此外,三鲜类增长7%,鲜味汁增长了5%。

三大味型变化外,即烹料理包的爆发,是2024年调味品餐饮市场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现象。

随着连锁化率的不断提高,即烹料理包在锅底、汤底、热卖菜应用不断增长,这其中非通路品牌——即定制化料理包,比例达到63.1%。

细分来看,锅底料理包(如火锅底料等),在整个即烹料理包中占比最高,达到43%;其次为汤底料理包(如猪骨风味高汤等),占比达到31%;其它料理包占比为16%;最后是热卖菜料理包(比如麻辣烤鱼料包)占比为11%。

而热卖菜料理包却增长最快,达到了22%,其次为其它料理包增长为20%,汤底料理包增长为14%,锅底料理包增长为8%。

事实上,这与众多上市公司的表现也相应和。2024年,从事餐饮调味品订制的企业,营收、利润增速均在行业表现亮眼。

而随着餐饮连锁化进一步推进,包括海天在内的许多的企业均开始重注这一领域,甚至有经销商也参与到了餐饮调味品定制中来。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tiaolipin/3903.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