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风味食品

闲话重庆“粑文化”

当餐:风味食品
食客: (1141)
食材: (34)
0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小吃尽显地方特色。在物华天宝、人灵地杰的重庆,富有淳朴民风的各种粑类小吃,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重庆儿女们的勤劳与智慧。
“猪儿粑”是永川区乡下每年三月下旬的稻田栽秧期间,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地方小吃。年少时,懵懂无知的我问母亲为什么栽秧子要吃“猪儿粑”,母亲笑说:“因为栽秧子是比较仔细、辛苦的活儿,吃了‘猪儿粑’就‘巴心巴肠’,人们心里才踏实,干活才有力气。”

确实,“猪儿粑”是用糯米和大米制作而成,咸馅的放肉,甜馅的放糖,这两者都是可以补充体力的食物,吃完自然就有力气干活了。做“猪儿粑”时,糯米和大米要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掌握好这个比例十分重要。如果糯米过多,熟后的“猪儿粑”会太软,吃在嘴里黏牙齿;若是大米过多,熟后的“猪儿粑”又太硬,没有爽滑的口感。
记得年少时,心灵手巧的母亲和外婆做的“猪儿粑”厚薄均匀,很好吃,我也学着做,但却做不到厚薄均匀,最后到处流糖,里面还夹生。家里人看完后都不愿意吃,我就打肿脸充胖子,一个人吃了十几个,结果到了晚上肚子特别难受,一整晚都没睡好。后来,这件事就成了哥姐们谈话的笑料。
重庆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粑类小吃,比如用纯糯米油炸的糍粑和糖糕粑,用纯饭米蒸制的“泡粑”,用“猪儿粑”的原料加上水糖做的条形黄糕粑,用高粱做的高粱粑,以及用机器烤烙的三角粑等。
年少时,我有一次跟着父亲去乡场赶集,吃了回甜中带酸的“泡粑”,我问父亲,“泡粑”与“猪儿粑”有什么区别。父亲笑着告诉我,“泡粑”经过了小苏打的发酵,虽然看着大,但是不扛饿,所以取名“泡粑”;“猪儿粑”的用料却非常实在,吃下后很管饱,就像吃了头小猪一样,所以叫“猪儿粑”。
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巴国发源地——重庆,许多美食小吃的命名都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继承和发扬了曾经辉煌、灿烂的“粑文化”。现如今,重庆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过上了像“重庆火锅”一样火辣辣、香喷喷的好日子。当你来到重庆,一定要品尝一下美味的“猪儿粑”等粑类小吃,体验下重庆特色的“粑文化”。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2089.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当餐点评(0)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