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世界里,有明星,像是人参、鹿茸、三七之类,大家耳熟能详,文艺作品里也常有,但我们大多的人只是闲谈,我们不买。说到销量王,枸杞算是一个,不仅药食两用,还很常用。我们去精致餐馆,点个汤粥,往往就能看见枸杞;网上有些媚俗小视频,男主角把杯子泡满枸杞,表示肾虚要补肾;朋友之间随手小礼物,犯不上送颗老人参,一罐枸杞恰到好处。实用价值上讲,在粥里汤里茶杯里放上枸杞,都合适,送礼无论给男人女人还是老人,也都挑不出毛病。
枸杞的易用宜送,归功于它的性平,味甘,不凉不热还不难吃。它入肝、肾经,却是红色的。按照五行理论,红色补心,而一般滋补肝肾的药都是深色,五行的水对应黑,我们也经常说补肾要多吃黑色的东西。这说明古人识药绝对不是死守抽象理论,你给他一袋枸杞,他看了,心里琢磨应该是个火药,但煮煮吃吃,发现是个肝肾药,一定是这样。另外,我之前说过认识药有很多维度,如果蒙上眼睛吃枸杞,甜甜的,又可以认为入脾胃经,也有这种说法存在。我个人理解,入肝肾最重要的理由,还是因为古人看中枸杞的质地,重、黏、润、厚、韧,中医上讲叫精足,现在说叫营养丰富。我的手不大,抓一把枸杞是70g左右,如果药方里开10g枸杞,抓两把够半个月的量。
教科书上讲枸杞的作用,主要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而益精明目也是通过滋补肝肾实现的,肾藏精,肝开窍于目。既然滋补肝肾,像是腰膝问题,虚证范畴的,都可以用。中医讲补肾而壮腰膝,是站在整个生命的长度来考虑的,人老了腿脚不便,是肾中元气渐微的结果,是生命的正常流程。很多年轻人,得了些肾上的实证,但腰膝没有问题,或者腰膝受了点外伤,但肾没有问题,便觉得中医胡扯,根本对不上号。相反的,有些人年龄大了,自然就觉得中医的描述符合现实情况。
最重要的还是遵循实际体验,我早期学中医的时候,不常用枸杞,觉得用了也没多大效果,又认为补要缓,不见效也正常。实际上,就是不会用,或者说用得不够精准。某次我去一个老板朋友那里做客,恰逢他的经销商送给他两盒精装枸杞,他每天都吃,我便采访他一下。此人一手工厂,一手贸易公司,产业搞的不小,是个头脑很实际的人。因为很忙,他也不泡枸杞水,也不熬枸杞汤,抓起一把塞进嘴里,嚼嚼就吃了。我看见后,便故意问:“有用吗?就吃。”他脖子一拧:“你不是学中医吗,你问我?”我说,有没有用不能光靠嘴说,吃了才知道。他说有用,觉得休息的时候,精力恢复地快了,不那么累了,让我也吃吃。虽然在他的怂恿下,我也吃了几天,依旧没什么感觉,不过对于这味药的看法还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枸杞是老药了,《神农本草经》讲“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可以看得出,都是针对纯虚的证候,且更偏于滋阴,还不是针对那种急性的阴伤,是缓慢而长期积累而来的。因此上,《伤寒论》这样的书里见不到枸杞。再加上《金匮要略》里面也没有,很多尊仲景的人便说,枸杞不妙。非也。《金匮要略》虽然是杂病书,但翻开看看,里面的证候都是程度比较深的,不是缓病,算是久病积而发之,所以用不到枸杞。再或者,张仲景不爱用枸杞,没有这个用药习惯。再或者,彼时彼刻的枸杞质量不好,产量太小,运输不过来,种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看书思维要活。
早些时候,枸杞参与的方剂以单方和小方居多,属于调养类的,补身体。这样的药,不容易出名,看起来没有个性,但也不代表没有能力。明朝张景岳,率先打开局面,他的名方「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都用了枸杞。“左归右归”系列,是在地黄丸上做文章,将地黄、山药、山茱萸,这“三补”,变为了“四补”。张景岳是公认的用熟地的高手,是带着老乡挖过地黄治过病的一线临证医生,不是专门作文的那种,他用枸杞,足以说明枸杞这味药值得用。
还有一个「一贯煎」,也是个经典方,很多医生喜欢用,出自清代医家魏之琇,人不如方子出名。「杞菊地黄丸」,是现代常用的名方名药,编在《医级宝鉴》里。古代很多的医书不是著作,而是编纂成的,包含理论方法方剂药解等等,有的是作为教材,有的是国家项目,有的是私人发心编书。这种书,往往收录很多内容而不注明出处,中国古代不搞知识版权那一套,尤其是医学,很多人是无私奉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想把好东西传出去。现在的大财主更爱去拍卖会,把好东西收进来更重要。
枸杞滋阴是肯定的,有的医家说它阴阳双补,也有道理。最主要的还是平和。虽如此,有些人吃了还是会生火,这一般是气机不通畅导致的。枸杞虽好,却没有理气的作用,药食两用能保证安全,但不能保证周全。没有什么药是万能的,所以中医自古就要组方,搭配着用。我们学养生,还是要学到位,至少心要开阔,不能说觉得一个东西好,就疯狂热爱,觉得什么不好,就全盘否定。对于中医学,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因为喜欢中医学,就说中医理论对,而是学了中医,发现的确有道理,才认可它。这也是对一门学问的尊重。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1848.html
-
进口牛肉哪家强?巴西、阿根廷、美国、澳洲的美味与性价比对决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餐饮食材网将从牛肉的特点、生产方式入手,深入对比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洲牛肉,并结合数据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和销售情况。 一、巴西牛肉:全球霸主的实惠之选 特点与生产方式 巴西是全球...
2025/04/18
-
小槐花可以降血糖、降血脂
2天前
-
别叫它“咸鱼”!松门白鲞,台州非遗新味演绎千年鲜香传奇
在台州,说起黄鱼鲞,没有哪一口能比得上白鲞的鲜香来得更具灵魂;“天下白鲞数台州,台州白鲞出松门”松门白鲞制作技艺(松门白鲞传统加工技艺)温岭市澄川白鲞专业合作社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白鲞,是怎样炼成的? 白鲞之名,源自它那淡黄透白、带着鳞光的外貌,这是大黄鱼被剖背、腌制、晒干后的模样。它身上凝结着的不只是海的味道,...
2025/04/23
-
牛肉价格“过山车”:你的烤肉套餐还能撑多久?
“去年还敢喊出‘60元实现牛肉自由’的自助餐,今年餐饮食材业界已经集体慌了!”当哈尔滨某烤肉店老板在短视频里撕开涨价通知时,镜头里那盘被替换的牛肋条,正在无声控诉一场席卷全国的“牛肉保卫战”。 01 牛肉价格“过山车”:从20元到40元的惊天逆转 2024年还是国...
2025/04/18
-
当餐生鲜食材甘肃羊肉与美食菜单
在美食的版图上,甘肃羊肉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从清汤羊肉的澄澈鲜美,到羊肉泡馍的浓郁厚重,再到羊肉串的热辣鲜香,羔羊肉的细嫩爽滑,手抓羊肉的豪迈质朴,以及羊肉垫卷子的别具一格,每一道以羊肉为核心的佳肴,都承载着甘肃的风土人情与深厚文化底蕴,宛如一部部生动的美食史诗,等待着食客去品味、去解读。 清汤羊肉 甘肃的清汤羊肉,是对羊肉本味的至高礼...
2025/04/20
-
国际公认糖尿病食疗最有效的几种食材
2天前
-
寻味余庆邂逅“绿色金子”般的小叶苦丁茶
在贵州遵义余庆,有一片被自然偏爱的土地,这里峰峦叠翠,云雾氤氲,喀斯特地貌与温润气候交织,共同孕育出被誉为“绿色金子”的小叶苦丁茶,也让余庆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 。 余庆小叶苦丁茶,属木樨科粗壮女贞,是贵州特有的珍稀植物,与其他地区的冬青科大叶苦丁茶截然不同。它生长在乌江沿岸及苗岭山区海拔400...
2025/04/27
-
三味药膳,食材家家都有,每天不过10块钱,轻松缓解顽固头晕
2天前
-
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趋势:零食化、场景化、文化赋能
2天前
-
芡实是一味常用药食两用药材,补脾又补肾
2天前
-
药食同源鸡内金对我们有何用处?
14小时前
-
在湄潭茶香中品味岁月的温柔
当第一缕春风轻拂贵州高原北部,湄潭的60万亩茶园便被唤醒,嫩绿的新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迎接新一年的阳光雨露。这里,是“中国名茶之乡”湄潭,一座被茶香浸润的小城,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茶叶的芬芳,每一片绿叶都诉说着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湄潭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2025/04/23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当餐美食、生鲜食品、餐饮供应链等内容,涵盖广东、福建、江西、山东等地区。网站还有美食攻略、美食图鉴、美食嘉年华等栏目,为餐饮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服务。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行业平台,提供当餐美食、生鲜食品、餐饮供应链等服务。您可以在这里找到各地特色美食、美食攻略、美食图鉴、美食招商等信息,满足您的餐饮需求。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当餐美食、生鲜食品、餐饮供应链等内容,涵盖广东、福建、江西、山东等地区。当餐网还有美食攻略、美食图鉴、美食嘉年华等餐饮美食活动和餐饮行业赛事、餐饮食材新品发布等频道和餐饮食材交易平台、生鲜食品批发市场为餐饮业界提供精准贴心的食材采购和餐饮活动策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