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风味食品

桃溪一炉炭火三代人,三五桥头一块烧饼

当餐:风味食品
食客: (1244)
食材: (34)
1

天气转暖,日光在不知不觉中拉长。下午一点多,三五桥头的鼓风机准时响起。张渚的点心市场,在烧饼店的炉火里,掀开了序幕。比之下午茶这个称呼,张渚这个古老的小镇,依旧叫这午后的加餐为“点心”

铁皮桶改造的烤炉被炭火烘得发亮,反复揉搓过面团在案板上“啪”地一摔,芝麻香混着老面的酵香飘了出来。五十多年了,这个味道,在三五桥头,从不失约。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埠码头,人来车往,是张渚最繁华的地方。而三五桥,就横跨在桃溪河上,在镇区最闹忙的地方。当年就在这里,镇里开了一家集体商业烧饼店,朱夕芳的父亲,就是这家烧饼店的大师傅。从小朱夕芳跟着父亲学做饼、烤饼,17岁时,父亲退休,她顺理成章接了班,认识了同在饼店工作的丈夫。

199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江南大地,镇里不再经营烧饼店。作为宜南山区的交通枢纽,张渚镇的商贸往来愈加繁华。朱夕芳便与丈夫商量盘下了这店面,专门卖烧饼。朱夕芳说,集体开店的时候,来往的食客就叫这三五桥烧饼,自己开店,便直接取名为三五桥烧饼店。

烧饼,并不是什么新鲜吃食。但一个烧饼店,能红上五十多年,靠的不仅是名头,更是味道。三五桥的这块饼,酥脆中带着点韧和糯。这份独特的韧糯来自于祖传酵母菌发酵的老面,也来自于对醒面时辰的精准把握。

老面发酵的微妙变化,只有经年的老手才懂,多一分偏酸,少一分不韧。朱夕芳的这双手,和了近四十年的面,往面团上一按,便知火候。

案板上的面团被擀开、抹油、卷起,再擀成圆饼。油酥要抹得匀,层才能起得薄;收口要藏在饼心,烤时才不会裂。再撒上一把芝麻,啪地贴在炉壁上,炭火的香气钻进面皮里,芝麻粒不可遏止地叫嚣着奔跑着胀裂着,内里的油酥,一点点地融开来,将饼皮一点点地烤出金黄,热气混着油脂香和麦香一起喷薄出来。

随着儿子、媳妇的接手,做饼,已经不需要朱夕芳操心。但起锅,必须她亲力亲为。饼边泛起蟹壳青时,油珠渐渐从饼皮渗出,起锅便在这毫厘之间。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生,这分寸,她手心的老茧记得比钟表更准。她说,等到儿子的手能精准掌握这火候时,才算真正地懂得了这块烧饼,真正地接了手。这个技巧,不在于时钟的刻度,在于时光磨砺的经验累积。

日头逐渐西斜,烧饼店陆陆续续上客,周围的街坊、隔壁铺子的伙计、放学的孩童、还有慕名而来的食客……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排着队、聊着天、等着饼,时不时地与朱夕芳一家说上几句玩笑话。店铺内,一家人有条不紊,手不停嘴也不停,边计划着家里的活计,边搭着食客的话茬……俗世的喜悦就在这金黄焦香的烧饼上滋滋作响。

下午的日头越来越长,烧饼铺里的谈笑声就像旁边桃溪河里的水延宕开来……面团在手里揉捻成型,芝麻在炉子里噼啪轻响,小镇的生活就像这三五桥头的烧饼一样热烈滚烫又踏实朴素。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1676.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当餐点评(0)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