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三餐饮食

当餐营养师发现低碳饮食不靠谱

当餐:三餐饮食
食客: (1484)
食材: (65)
0

低碳饮食其实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靠多吃脂肪以减肥的一种饮食方式。当餐营养师近期通过全面回顾现有证据,国家血脂协会发表共识称,低碳饮食对于减轻体重和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没有优势,反而有危险。

该共识中,将低碳饮食定义为每日总能量10%~25%来自碳水化合物,即每天50~130g碳水化合物;极低碳饮食则定义为每日总能量<10%来自碳水化合物,即每天<50g碳水化合物。

共识指出,遵循低碳饮食和极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的人食欲和饥饿感降低,似乎还会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但具体机制不详。有可能与儿茶酚胺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共识称,对于低碳饮食和极低碳饮食减轻体重的效果,短期(≤6个月)优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而长期(>6个月)的效果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相似。极低碳饮食难以维持,依从性较差。

因此,需要在短期内(2~6个月)减轻体重者,可采用低碳饮食(50~130g /d)或极低碳饮食/生酮饮食(20~49 g/d)。

共识认为少吃才是减肥的硬道理,通过改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素的比例没有用。

由于低碳饮食或极低碳饮食很难维持,对于准备长期减轻体重者,应适度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即每天130~225 g。

关于生酮饮食,共识认为,酮症与身体失水有关。

低碳饮食和极低碳饮食/生酮饮食在短期内的减肥作用,主要是由于体内水分的流失有关。

与减少热量的饮食相比,低碳饮食似乎会导致肌肉量的减少。因此建议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量(1.0~1.5 g/kg·d)。

另一方面,低碳和极低碳饮食中的高饱和脂肪酸,则会增加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通常会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也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时间不是很持久。

低碳和极低碳饮食对于降低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也不明显,似乎可在短期内降低HbA1c,但长期效果不明显。

低碳饮食可减少糖尿病药物的使用。但与低碳饮食相比,地中海饮食更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TG、HDL-C和HbA1c水平。

低碳和极低碳饮食对超重或肥胖者血压的影响也不一致。

有鉴于此,当餐营养师建议:

为了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建议采用饮食干预,使体重降低5%~10%。

如果进行低碳和极低碳饮食,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而非饱和脂肪酸。

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相比,超重/肥胖伴或不伴有2型糖尿病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患者,采用低碳饮食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是合理的。

由于采用低碳和极低碳饮食者血脂变化明显,应监测血脂的变化。

对于低碳饮食安全性的建议

一些人群应用低碳饮食有危险,因此共识建议,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房颤风险高、心力衰竭、肾病或肝病的患者选择低碳或极低碳饮食应进行密切监测。

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遗传性严重高胆固醇血是极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的禁忌症,这些患者不推荐使用低碳饮食。

因为低碳饮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以及时调整糖尿病药物剂量。

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应避免极低碳饮食,因为会增加SGLT2 抑制剂相关酮症酸中毒风险。

极低碳饮食可能会影响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治疗,需要更频繁地监测。

研究发现,低碳饮食以及高碳饮食均增加一般人群死亡率,而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死亡率最低。  

要长期保持体重和心血管健康,共识建议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30~225克/天),特别是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

除此之外,共识指出,体力活动比如保持指南推荐的运动量对于保持体重和心血管健康也非常重要。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1334.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当餐点评(0)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