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网4月12日获悉,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东莞举办。作为近年来食品界“新秀”,预制菜自然不会缺席,成为展会现场热议的焦点。其间,首份中国预制菜产业地图正式发布,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概况、趋势,以及地域分布情况等进行了全局式、系统性梳理。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距离2026年的万亿大关更近了一步;据预测,今年,产业将进一步冲击6972亿元。
行至半途,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从规模扩张速度上来看,产业或将迎来一个关键拐点——今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增速有望继续快速攀升,并达到35%的峰值,此后,产业增速将转而趋缓,预计到2026年将下降约17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本次发布的产业地图,地域间仍存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密度、产业园区数量,抑或是关联配套行业,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局面。尤其是广东,地图收录了其52家代表性企业,11家预制菜产业园,在诸省之中为最,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是新一轮竞合关系中广东的“硬核”所在。
在受访专家看来,2024将是关键一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动能开始“换挡”,重心将从快增长到优结构,从增量争夺移向存量变革。
一方面,企业将加注高质效、多元营销和完善供应链寻找新突围点,尤其是撬开远未饱和的个人消费市场,实现由B向C的一跃,行业对国标的期盼也日渐强烈;另一方面,中西部省市也应借特色资源禀赋寻找比较优势,加速形成后起之势。
“劣币清退”与“良币培育”并行
万亿预制菜产业作为一、二、三产的粘合剂,已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
从产业地图中亦可发现,其中收录的企业大致可分为农业、餐饮、速冻、零售四大类别,这侧面揭示出了行业牵涉广泛、包罗万象的特征。因此,当前中国预制菜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既得益于农牧业、调味品、预制菜装备、冷链物流、餐饮零售等生态的成熟,也反向带起上述业态的持续跃增。
从上游来看,过去十年,中国的粮食、肉类、水产等产量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2023年增速分别为1.3%、4.5%、3.4%;同期,调味品市场规模已临近6千亿元,近三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方兴未艾的预制菜产业将为相关产能找到出口。
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温靖认为,通过深加工,农产品能拓展销售半径,在更广的时空范畴内调蓄供需,实现产业促稳增收。
在中游,预制菜行业激发了新一轮科技创新,截至今年年初,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达563件。生产需求催动装备制造迎来爆发点;同时,冷链物流产业规模亦快速膨胀,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7231亿元,增速达到13.5%。
但随着今年之后增速放缓与动能“换挡”,行业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商机或蕴藏于下游市场端。与预制菜产业高增速形成对照的是仅有10%—15%的渗透率,而同期美日已经达到60%以上;从市场结构分析,中国预制菜销售仍未充分走向C端,以餐饮为代表的B端市场占据了约七成份额。
产业地图中涉及的企业大多都已走上由B向C的转型。例如,去年开始,广东的唐顺兴在供港餐饮的基础上,面向个人消费者推出了一系列快手菜;浙江的麦子妈则从电商端找到了突破口,近两年接连斩获天猫预制菜相关类目双11、年货节销量榜第一。在其创始人翁博成看来,B端与C端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提供了稳定的产能与利润,后者则关乎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定价权。
但进一步的市场开拓还在于,如何打破大众间仍广泛存在的成见。
多态与年轻化的营销是手段之一。过去两年间广东推出的年鱼经济便是典型案例,相关活动迎合年庆节点,推高了预制菜的热度,并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品牌。仅南海区年鱼预制菜产量便接近3000吨,销售额超过1.5亿元。
另一方面,起跳看流量,长远看质量。未来产业扩张速度逐步放缓也意味着,预制菜产业的“劣币清退”与“良币培育”正同步进行,上下游对产品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这与争取消费者信任的问题殊途同归。
今年3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并将净菜、主食类与央厨配送等移出预制菜范畴,产业范畴更精确,管理也将再度精益。同时,《通知》要求加快完善标准。随着未来“国标”的制定,预制菜的“合规时代”即将来临。
园区、企业“东密西疏”
从产业地图来看,中国预制菜产业已呈现全面、多点开花的格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的产业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同样迎来爆发的是政策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5个省份发布了关于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仅以广东为例,省级层面已形成丰富的政策体系,它们密集出台于近两年间,从金融、人才等多个维度着手培育产业;地市层面,至少珠海、肇庆、深圳等8地有相关政策出炉。
政策进一步引导产业从分散向集群模式转变。从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预制菜产业园,至今已有百余个。根据产业地图梳理,广东省和山东省各有11个预制菜产业园,在各省中并列第一;浙江省以7家产业园跻身第三甲。
企业密度和产业园数量反映出各省预制菜产业体量与水平,这也与此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大体一致,对比2023年第三季度,上海、安徽分别由第六、第八上升至第四、第五,湖北进入前十。
总体而言,前十名成员变动不大,尤其粤鲁“双子星”交替居首。
分析各省优势动能,主要可分为四川等特色菜系驱动型、山东等农副产品禀赋驱动型、北上等终端消费驱动型。其中,广东在多方面的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
在消费方面,77.5%的预制菜消费者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且其中近九成为22—40岁人群。而广东省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共计七座,15—59岁人口占据70%,C端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全省2022年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数达到了6740家,与排名二、三位的山东、河南形成断层,B端市场维稳作用突出。
从产业结构来看,广东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以5.5千亿元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也分别达到55.4、75.7千亿元,为预制菜原材料、加工、物流、营销等提供了完善的配套生态。尤其是制造业优势基础下,一批家电企业加速布局预制菜装备,格力牵头下已形成了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
此外,广东企业主体众多,尤其头部企业起步较早、优势显著。由于预制菜产业链条长,全国范围内供应商数量超100家的预制菜企业占比高达70%,能控制在35家以内的仅占11%。而广东的头部企业恰恰具有突出的全产业链优势。
以产业地图中的国联水产、恒兴为例,类似企业多串联起养殖、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在成本、质量管控及生产溯源方面优势显著。
紧随广东之后,山东、河南以丰富的养殖和粮食资源成为预制菜产业的重要基地,三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粤式水产、鲁菜、豫菜的差异化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企业、产业园还是政策,产业地图均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局面;相关咨询排行榜中,前十甲中仅四川为西部省份,另有三个中部省份,其余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专家认为,中西部地区终端市场相对欠缺,为发挥好资源禀赋,加快形成后起之势,可考虑同东部开展“原料+生产营销”的跨地域合作,探索共建预制菜产业园,集合各方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本文发布于2024年04月13日09:53
,已经过了377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203.html
-
花都茶塘村“炒”香预制菜,智造新“食”代
茶塘村,正在成为一个预制菜之村。茶塘村是花都区炭步镇的中心村,俯瞰该村,禅炭公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将该村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也恰好是该村的两个功能片区。 西边是文化宝地,是古村所在地,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完整保留着120座明清建筑以及罕见的清代乡衙门——“乡约&rdq...
-
云南探索预制菜产业化规范标准体系
3月25日,来自云南省预制菜协会的消息,目前,云南省预制菜协会正在全力推动组建专家委员会,探索预制菜产业化规范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有序、稳健发展。 云南省预制菜协会主要负责人介绍,组建预制菜专家委员会是协会成立后主抓的第一件事。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代表企业以及食品界专业人士,主要职责是预制菜的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企业标准等标准体...
-
当餐盘点云南特色食材,餐饮人的殿堂级餐饮食材供应链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云南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体系, 使其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当餐网认为在云南,花花草草,虫虫鸟鸟,皆能成为席间主角。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就和大家一起盘点那些在云南出场的特色食材: 云南皱皮椒 产地:云...
-
当餐大师傅实用的年夜饭菜谱请查收!现在开始学,过年给亲朋好友露一手!
快过年啦,你的年夜饭食谱准备得怎么样了?还在发愁?没关系!今天当餐网给大家整理了几道实用的年夜饭菜谱。收藏起来,现在开始学。年前备好食材,赶趟!团圆的年夜饭总要有几道硬菜。在海鲜中,大虾是个不错的选择。虾富含营养物质,怎么做都好吃,怎么吃都不长肉,厨房小白也能hold住。 那么当餐网就先给大家推荐几个与虾有关的食谱~ 1.蒜香虾 食材:大虾、盐、黑胡椒碎、橄...
-
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地图上线!当餐解锁全区14城28道非遗味道
当山水与烟火相逢,非遗技艺碰撞舌尖记忆,“2025广西旅游年”,“广西美味・百县千菜”,当餐重磅推出【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地图】,一图解锁全区14城28道非遗味道,快收好这份会呼吸的美食攻略~地图以手绘形式标注了广西14城的味觉密码!有梧州纸包鸡的鲜香、贺州三宝酿的匠心,河池鸭把菜的乡野本味、崇左黄姜鸡汤的...
-
当餐半成品菜(预制食材)一站式生鲜食材配送批发市场
当餐是一家专注于半成品菜(预制食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不同口味和价格的礼盒礼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下是当餐如何帮助餐厅提高经营效果的几个关键点: 当餐提供高质量的预制食材 当餐的产品设计上保证食物的新鲜和美味,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预制菜食品。这意味着餐厅使用当餐的食材后,能够提供给顾客高质量的菜品,这对于餐厅的整体...
-
预制菜需让消费者吃得明白
“点了一碗牛丸牛杂面,本以为吃的是现场制作的牛丸、牛杂,结果端上来发现全是预制菜。”“我去饭馆是懒得做饭,没想到饭馆都懒得做饭了……”刚刚过去的“3·15”,有关预制菜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有消费者反映,许多菜品虽然是“现做&rdquo...
-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在规范中发展预制菜产业
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近日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客商,我国超二十个省份、超千家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以及超千家预制菜采购商齐聚展会。本届大会为期3天,同期举办2024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拟通过“产业大会+博览会+全民乐GO节”形式,全面搭建起预制菜全产业链展示及合作平台,...
-
预制菜进校园:怎么看?怎么办?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策部署,要规范预制菜范围、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预制菜的发展提供了治理导向。 学校人员比较富集、空间相对有限,...
-
央视315晚会撕开了预制菜的遮羞布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槽头肉梅菜扣肉预制菜乱象,直接撕开了火爆预制菜的遮羞布,让原本就陷入舆论争议的预制菜,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01 央视315晚会曝光梅菜扣肉里的“槽头肉” 2024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梅菜扣肉里的“槽头肉”,画面令人作呕,不堪入目。 梅菜扣肉是预制菜中的顶流品类,央视315晚会记者接到举报...
-
预制菜有了官方定义 未来要这样规范发展
当餐今天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部门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 《通知》指出,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
餐饮食材消费快速增长 特色食材精细加工促进食材附加值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26日公布2023年食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食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集中反映了食材消费、流通、加工等不同环节的市场规模,体现了食材产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程度,也体现了食材产业的活跃度和增长潜力。根据数据,在消费强势复苏的带动下,2023年,食材消费市场规模超过9万亿元,尤其是餐饮食材消费同比增长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26日公布2...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
当餐网是专注于餐饮食材生鲜、预制菜及冷链配送的供应链平台,覆盖中央厨房、净菜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服务于连锁餐饮、食堂等场景。当餐提供即食饭菜、团餐、卤味等预制菜品,支持线上采购与配送服务,是全网领先餐饮食材供应链!
当餐官网更新了一些细节,眼尖的网友可以看出来
当餐网是一个专注于餐饮食材、预制菜、美食、食品市场、餐饮供应链的综合平台,提供最新的餐饮行业资讯、食材供应链、预制菜产业、地方特色美食等内容。当餐网还有当餐好菜、风味食品、特色农产品、休闲零食、代餐食品等食材批发、食品采购、餐饮配送服务;您可以在当餐网了解最新的餐饮食材动态、食材供应链、地方特色美食、健康饮食等内容,也可以在当餐网购买高品质的食材和预制菜,享受便捷的餐饮食材、风味食品、预制菜、半成品菜、美食代餐等食材和食品批发和零售服务;做餐饮,买食材,就在当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