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餐饮食材

田地里的“精华”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食材

当餐:餐饮食材
食客: (2798)
食材: (27)
1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相传在唐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突然瘟疫暴发,无数人因医治无效而失去了生命,一时之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此情此景下,当地县官奔赴神农山里的药王庙求药,以祈求神灵保佑,解黎民苦难。在山上,他得到了一位送药人的指点,赠予他一种草药,这药材状如参根,颜色发黄,送药人只道是这药材名为“地皇”,乃是地下之皇的恩赐,在神农山北草洼里还有许多。

县官收了药,千恩万谢一番回到了当地,带领着身体尚无大碍的青壮年去挖药,带回为大家煎熬。果不其然,不出几日,服用了这“地皇”药汤的人大多病情好转,身体健朗起来。

为了防止疫情的再度发生,县官连忙令大家在田间种植这种药材,以备不时之需。人们发现这种黄色药材平日里吃还有增益气力的效果,便相互告知,久而久之,人们将“地皇”就传成了其谐音“地黄”。

地黄原产自中国,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地黄常生于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虽不起眼,但随处可见。

春光明媚,处处花香。 荒坡上,一大片地黄盛开。它们在春风中摇曳起舞,那一丛丛毛茸茸的粉紫色小喇叭,吹奏着明快的春日欢歌。 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春天最常见的乡土植物。 

花朵内侧的下方还有两条凸起醒目直达花筒底部的指示线--蜜导,仿佛告诉为它传粉的昆虫:快来这里,有蜜。   

拆开一朵花。生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微弯,外被紫红色,内面黄紫色且具紫斑,形似倒挂小喇叭‌。茎直立,高10-30cm,常带紫红色。

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边缘有不规则圆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双重意象:其根茎作为滋阴补肾的珍贵药材,自《神农本草经》起便被列为上品,在六味地黄丸等多种中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载着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而在文学领域,白居易的《采地黄者》诗以采地黄隐喻民生疾苦,地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个中医药与文学交融的符号‌。

以笔触现实、心系苍生的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在他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采地黄者》这首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地黄这一古老药材在民间的实用价值,更以细腻的笔触深刻勾勒出了那个时代贫苦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白居易在一次外出巡视中,目睹百姓在田间采挖一种有根的野草。百姓将这种野草称之为地黄。因为灾年庄稼颗粒无收,导致粮食紧缺,百姓只能上山采挖地黄,将其卖给富豪之户作为喂马的饲料,由此换取少许粮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富户用地黄喂食的马匹,却长得膘肥体壮,皮毛光亮。
白居易得知此事后,感到无比愤慨,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洋洋洒洒写下了流传至今的佳作《采地黄者》。

采地黄者

唐·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寒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之易侯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肥老马,可使照地光。

愿意马残栗,救此苦饥肠。

该诗是当时百姓的生活写照,他们依靠采挖地黄来维持生计,还记录了地黄喂马能够使马匹皮毛光亮、膘肥体壮的情况,侧面揭示了地黄具有补阳助阴、益精填髓的药用价值。
地黄食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人用地黄、蜂蜜煎膏服用,以期养生长寿。明太祖年间还有以地黄和蜂蜜为原料的粥品。将地黄切片,与蜂蜜一同炒至香熟,待粥煮好后加入,煮熟后食用,这种粥品大有和血生精的功效。这里分享地黄几种食用方法。

1.地黄老鸭煲。在民间就非常常见,用熟地黄50g,山药30g,枸杞20g,和洗净切块的老鸭一起放入锅中,加葱姜黄酒等调料炖煮至鸭熟即可食用,具有育肾养阴、泽面润肤之效。
2.地黄粥。用鲜地黄30g煎煮20分钟取汁备用,浸泡好的白米50g,将两者混合后加水小火煎煮20分钟再大火煮滚,后慢熬成粥后服用,具有凉血生血、润燥养阴之功效。
3.地黄鸡。将熟地黄250g、麦芽糖250g混合拌匀后装入乌鸡腹内,蒸熟食用,味道鲜美,是一道补虚养身、壮腰健肾的中药膳食。
5-6月,地黄的蒴果即将成熟,蒴果卵形,长长的花柱如一条小尾巴存留在顶端,萼筒宿存。

成熟时室背开裂,里面有多数种子。种子深褐色,长圆形,种皮膜质,表面有深陷的蜂窝状网格。  

地黄块根入药,依炮制不同,“生熟异治,生泄熟补”。生品是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则由生品按照比例加黄酒作为辅料,经九蒸九晒泡制而成。
·生地黄 性寒,味甘,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是将干地黄去除杂质后,用水稍泡、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所得。
·熟地黄 性微温、味甘,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是将洗净的生地黄加黄酒拌匀、置罐内或容器里密闭,隔水蒸至酒被吸尽,呈黑亮味转甜后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干切厚片、干燥所得。
“地黄”二字在中医药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因其在多个经典方剂中被重用,如六味地黄丸、四物汤、金匮肾气丸等;二是熟地黄的炮制过程及应用,呈现了古代医者淳朴踏实的匠心精神。所谓“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生地黄凉血还生津

“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明代龚廷贤《生地》)将地黄的根块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即得生地黄。生地黄又名干地黄、原生地、干生地,是常用的清热凉血类中药。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出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内热消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便秘的治疗。张元素云:“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须用之。”李东垣曰:“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

“生地黄寒甘苦味,滋肾凉心清肺胃,调脾养肝润二肠,妇人崩漏胎产治。”(明代李梃《生地黄》)

熟地补血填精髓

“地黄气禀仲冬行,怀庆携来大有名。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拌同姜酒脾无泻,食共萝卜发变更。四物为君六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清代赵瑾叔《地黄》)熟地黄由生地黄经酒炖法或酒蒸法炮制而成,是常用的补血类中药。张元素云:“熟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李东垣曰:“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借火力蒸,故能补肾中元气。”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1994.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当餐点评(0)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