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国内个别学校食堂准备或正在引进预制菜,引起了许多家长对预制菜营养问题的关注。教育部在9月下旬明确表态,当前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那么,从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角度来看,家长的担忧是否必要?如果未来预制菜有可能引进校园,又需要如何调整才能满足学生群体的健康需要呢?我们请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医师于永超来说一说。
(1)预制菜与现做菜的区别
其实,大家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预制菜,飞机餐、高铁盒饭及一些知名快餐等,都属于不同程度的预制菜。以往,人们觉得中餐的精髓之一就是要有现做的“锅气”,不适合以预制菜的形式出现,然而,随着诸多“料理包”的出现,堂食、外卖也开始采用预制菜的形式,应用较多的当属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红烧肉、麻辣小龙虾等。可以说,越是工序复杂的菜品,预制菜的可能性就越大。
预制菜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洋快餐进入中国,并且得益于近些年的速冻技术和冷链物流发展,品种更加丰富。虽然理论上预制菜也是标准化流程作业,但它与火腿肠、午餐肉、方便面这类工业化食品不同,本质仍然是人工菜肴,而不是工业化食品,所以公众对其有“现做现吃”的期待。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简言之,预制菜就是“提前做/备的菜”。
(2)4种类型中“即热”对营养有损耗
在我国,根据预制的不同程度,预制菜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即食预制菜:已完成杀菌或熟制,开封后可直接食用,如八宝粥、即食罐头、酱卤肉等;
2.即热预制菜:已完成杀菌或熟制,经过复热后即可食用,如各种料理包;
3.即烹预制菜: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程度加工或烹调,可直接进入烹饪操作,如半成品菜肴;
4.预制净菜:对植物性食材进行预处理、清洗、切分、消毒、漂洗、去除表面水分等处理,对动物性食材进行宰杀、去毛、去鳞、去内脏、洗涤、分割等处理,再经预包装后储存、流通,如已洗切的新鲜蔬菜或者切好的鲜肉。
很明显,这4种类型预制菜的预制程度不同,越靠前,预制程度越高。
近期公众关注的进入校园的预制菜,主要指的就是第二种即热预制菜,即熟制后需要二次加热的菜品。换句话说,餐馆或食堂“现做的菜”变成了“复热的菜”。而现在许多家庭选择的预制菜并不是这种,而是第三种即烹预制菜或第四种预制净菜,只是省去了买菜、洗菜、切菜、腌制、搭配调味料的过程而已。
本文讨论的预制菜,以即热预制菜为主。这种预制菜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预制的程度较高,后续的时间、空间和人工操作成本较低,价格也随之降低,同时,标准化流水制作使得菜肴品质可以保持稳定;缺点是一般会面临两次加热,营养素损失和菜肴感官品质改变会比即食、即烹和预制净菜更明显。
(3)长期吃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预制菜被诟病的问题之一是保存期限。既然预制菜的保质期较长(有的长达一年),那么与现做的菜肴相比,是不是少不了防腐剂的使用?加之前一段时间有网络文章以不正确的食品添加剂理解,来炒作食品安全焦虑,使得一些人认为长期吃预制菜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客观地说,虽然公众担忧预制菜的食品安全是合理的,但直接下有害的结论也是偏颇的。
食物防腐的措施包括低温、缺氧、干燥、高渗、高酸度、高醇度和加防腐剂等。其中,防腐剂通常用于常温保存的预包装食品,而预制菜主要使用的防腐措施是低温(冷冻)和缺氧(真空包装),如前文所说,预制菜的出现得益于速冻技术和冷链运输的发展,而不是防腐剂的应用。
由于防腐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菜肴的感官品质,所以消费者能轻易尝出鲜肉与肉制品的差别。所以,商家明知有对感官和健康影响更小的措施,何必非得用防腐剂这种可能引起抵触情绪的食品添加剂?当然,加不加防腐剂要看事实,大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菜肴供应商公布的预制菜配料表,来了解是否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尽量避免选择即可。
还有一些人称,预制菜二次加热导致营养素损失,所以长期吃会导致营养不良。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但也没那么严重。
通常来讲,食物加工程度越高、保存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就越多,受损的主要是对光、热等不稳定的维生素。预制菜经过二次加热,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相对损失更多,但也是有限度的。
以维生素C为例,新鲜蔬菜炒制时维生素C一般会流失20%-30%,如果炖得很久很烂,损失会超过50%。预制菜即使经过二次加热,最多也就相当于炖菜的效果。另外,2022版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日摄入的蔬菜中深色蔬菜要占一半,因为深色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更多,有助于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预制菜原材料喜欢选择品相稳定的胡萝卜、番茄、豆角、茄子、香菇和绿菜花等,这些也属于深色蔬菜。至于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受二次加热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另有少部分人觉得,预制菜相当于剩菜,亚硝酸盐会超标,有致癌性。亚硝酸盐主要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日常剩菜中会有由唾液带来的残留细菌,细菌把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再与胃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但是,预制菜不是剩菜,只相当于盒饭、便当,经过熟制或杀菌处理,再加上密封包装,可以使菜品内部的微生物被杀死,外面的微生物无法进入。只要菜肴制作过程是规范的,内部微生物不超标,预制菜便不会在存放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
(4)进校园需设定营养标准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而言,长期吃预制菜健康吗?
在目前的幼儿园、中小学集体食堂,有营养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生长发育需求,设计营养配餐方案,再由厨师烹制成营养餐。预制菜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餐饮产品,理论上讲,安全和营养应比传统食堂独立烹饪更具管理和品控优势,但前提是要有此次教育部提到的“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
此外,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素养的重要场所。一方面,要关注膳食结构问题。有些孩子原本就不喜欢吃叶子菜,如果预制菜仍然以缺乏叶子菜的蔬菜种类为主,或提供的主食、肉类比例过高,蔬菜较少,那就可能加剧孩子偏食、挑食的情况,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取不足或间接导致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要关注口味塑造问题。食堂、餐馆或外卖无论是否采用预制菜,往往油、盐、糖都会超标,如肉类会先挂粉过油炸一遍再烹饪,或炒菜时勾芡,长此以往,不仅摄入的热量超标,孩子的口味也越来越重,从而导致体重超标甚至代谢异常等问题。
因此,如果未来条件成熟后预制菜准备引进校园,趁着标准化的契机,相关部门或学术团体、产业协会等,应专门为学生的餐食设计营养配餐标准,除了膳食结构合理之外,还需实现“减盐、减油、减糖”,而不是简单地把市场上的预制菜直接引入学校食堂,让学生自由选择。
目前,预制菜的主要缺点在于蔬菜种类丰富性不够、以维生素为代表的营养素损失等。从营养学的角度,建议通过某些食物处理技术,最大化还原预制菜中新鲜食材的感官品质,缩小与现做菜肴的差距,在保持美味与降低成本中达到平衡;同时,可考虑通过使用营养强化剂,弥补在保存和二次加热过程中的营养素损失。
本文发布于2024年03月19日19:28
,已经过了402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dangcan.com/post-26.html
-
花都茶塘村“炒”香预制菜,智造新“食”代
茶塘村,正在成为一个预制菜之村。茶塘村是花都区炭步镇的中心村,俯瞰该村,禅炭公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将该村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也恰好是该村的两个功能片区。 西边是文化宝地,是古村所在地,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完整保留着120座明清建筑以及罕见的清代乡衙门——“乡约&rdq...
-
云南探索预制菜产业化规范标准体系
3月25日,来自云南省预制菜协会的消息,目前,云南省预制菜协会正在全力推动组建专家委员会,探索预制菜产业化规范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有序、稳健发展。 云南省预制菜协会主要负责人介绍,组建预制菜专家委员会是协会成立后主抓的第一件事。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代表企业以及食品界专业人士,主要职责是预制菜的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企业标准等标准体...
-
当餐盘点云南特色食材,餐饮人的殿堂级餐饮食材供应链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云南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体系, 使其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当餐网认为在云南,花花草草,虫虫鸟鸟,皆能成为席间主角。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就和大家一起盘点那些在云南出场的特色食材: 云南皱皮椒 产地:云...
-
当餐大师傅实用的年夜饭菜谱请查收!现在开始学,过年给亲朋好友露一手!
快过年啦,你的年夜饭食谱准备得怎么样了?还在发愁?没关系!今天当餐网给大家整理了几道实用的年夜饭菜谱。收藏起来,现在开始学。年前备好食材,赶趟!团圆的年夜饭总要有几道硬菜。在海鲜中,大虾是个不错的选择。虾富含营养物质,怎么做都好吃,怎么吃都不长肉,厨房小白也能hold住。 那么当餐网就先给大家推荐几个与虾有关的食谱~ 1.蒜香虾 食材:大虾、盐、黑胡椒碎、橄...
-
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地图上线!当餐解锁全区14城28道非遗味道
当山水与烟火相逢,非遗技艺碰撞舌尖记忆,“2025广西旅游年”,“广西美味・百县千菜”,当餐重磅推出【2025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地图】,一图解锁全区14城28道非遗味道,快收好这份会呼吸的美食攻略~地图以手绘形式标注了广西14城的味觉密码!有梧州纸包鸡的鲜香、贺州三宝酿的匠心,河池鸭把菜的乡野本味、崇左黄姜鸡汤的...
-
当餐半成品菜(预制食材)一站式生鲜食材配送批发市场
当餐是一家专注于半成品菜(预制食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不同口味和价格的礼盒礼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下是当餐如何帮助餐厅提高经营效果的几个关键点: 当餐提供高质量的预制食材 当餐的产品设计上保证食物的新鲜和美味,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预制菜食品。这意味着餐厅使用当餐的食材后,能够提供给顾客高质量的菜品,这对于餐厅的整体...
-
预制菜需让消费者吃得明白
“点了一碗牛丸牛杂面,本以为吃的是现场制作的牛丸、牛杂,结果端上来发现全是预制菜。”“我去饭馆是懒得做饭,没想到饭馆都懒得做饭了……”刚刚过去的“3·15”,有关预制菜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有消费者反映,许多菜品虽然是“现做&rdquo...
-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在规范中发展预制菜产业
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近日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客商,我国超二十个省份、超千家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以及超千家预制菜采购商齐聚展会。本届大会为期3天,同期举办2024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拟通过“产业大会+博览会+全民乐GO节”形式,全面搭建起预制菜全产业链展示及合作平台,...
-
预制菜进校园:怎么看?怎么办?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决策部署,要规范预制菜范围、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预制菜的发展提供了治理导向。 学校人员比较富集、空间相对有限,...
-
央视315晚会撕开了预制菜的遮羞布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槽头肉梅菜扣肉预制菜乱象,直接撕开了火爆预制菜的遮羞布,让原本就陷入舆论争议的预制菜,再次站到风口浪尖。 01 央视315晚会曝光梅菜扣肉里的“槽头肉” 2024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梅菜扣肉里的“槽头肉”,画面令人作呕,不堪入目。 梅菜扣肉是预制菜中的顶流品类,央视315晚会记者接到举报...
-
预制菜有了官方定义 未来要这样规范发展
当餐今天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部门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 《通知》指出,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
餐饮食材消费快速增长 特色食材精细加工促进食材附加值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26日公布2023年食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食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集中反映了食材消费、流通、加工等不同环节的市场规模,体现了食材产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程度,也体现了食材产业的活跃度和增长潜力。根据数据,在消费强势复苏的带动下,2023年,食材消费市场规模超过9万亿元,尤其是餐饮食材消费同比增长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26日公布2...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
当餐网是专注于餐饮食材生鲜、预制菜及冷链配送的供应链平台,覆盖中央厨房、净菜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服务于连锁餐饮、食堂等场景。当餐提供即食饭菜、团餐、卤味等预制菜品,支持线上采购与配送服务,是全网领先餐饮食材供应链!
当餐官网更新了一些细节,眼尖的网友可以看出来
当餐网是一个专注于餐饮食材、预制菜、美食、食品市场、餐饮供应链的综合平台,提供最新的餐饮行业资讯、食材供应链、预制菜产业、地方特色美食等内容。当餐网还有当餐好菜、风味食品、特色农产品、休闲零食、代餐食品等食材批发、食品采购、餐饮配送服务;您可以在当餐网了解最新的餐饮食材动态、食材供应链、地方特色美食、健康饮食等内容,也可以在当餐网购买高品质的食材和预制菜,享受便捷的餐饮食材、风味食品、预制菜、半成品菜、美食代餐等食材和食品批发和零售服务;做餐饮,买食材,就在当餐网!